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龍頭,上海正全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研普華最新發布的《上海科創產業“十五五”投資戰略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上海科技創新產業規模突破2.1萬億元,占GDP比重達42%,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2.4萬億元,復合年增長率保持12%以上。
一、市場發展現狀:創新要素加速集聚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承載地,上海既肩負著突破集成電路光刻機、高端醫療設備等“卡脖子”環節的攻堅使命,也需在數據跨境流動、離岸研發合作等制度型開放領域探索“中國方案”。
如何在技術攻關與規則博弈的雙重挑戰中,激活科創策源功能、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將成為“十五五”期間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核心命題。
1.1 政策支持體系日益完善
上海已構建起"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
核心政策:《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
配套政策:涵蓋人才引進、金融支持、知識產權保護、成果轉化四大領域
2024年,上海研發經費支出達1980億元,占GDP比例4.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6%)。中研普華政策研究顯示,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累計超過3.2萬家,科創板上市企業達92家,均位居全國前列。
1.2 重點領域創新成果顯著
上海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集成電路:14納米芯片實現量產,中芯國際浦東工廠投產
生物醫藥:獲批一類新藥12個,占全國1/4
人工智能:核心企業超過1200家,產業規模突破3800億元
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2.8萬件,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4200億元,技術溢出效應顯著。
1.3 創新載體建設成效突出
上海已形成"2+4+N"的創新空間布局:
兩大核心區:張江科學城、臨港新片區
四大功能區:楊浦、漕河涇、紫竹、嘉定
多個特色園區:市北高新、桃浦智創城等
截至2024年底,上海擁有國家實驗室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82家、市級研發機構450余家,創新平臺數量和質量均居全國首位。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上海科創產業“十五五”投資戰略預測報告》顯示:二、市場規模分析:持續領跑全國
2.1 產業規模快速增長
中研普華統計數據顯示:
2024年上海科技創新產業規模達2.1萬億元
2019-2024年復合增長率達13.5%
預計2025年將突破2.4萬億元
2.2 重點細分領域表現亮眼
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占全國1/4
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9000億元,創新藥占比提升至35%
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38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超萬億元
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5000億元,特斯拉上海工廠年產超100萬輛
2.3 創新投入持續加大
2024年上海科技創新投入呈現以下特點:
研發經費支出1980億元,同比增長12%
企業研發投入占比達78%,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穩固
政府科技支出520億元,重點支持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風險投資金額突破3000億元,占全國1/3
三、產業鏈分析:全鏈條協同發展
3.1 上游: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
上海在上游環節優勢明顯:
擁有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等頂尖高校
建設國家實驗室3家、大科學設施8個
在光子科學、量子信息等領域取得突破
3.2 中游: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
中游環節發展迅速:
技術轉移機構超過200家
孵化器在孵企業1.2萬家
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達4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3.3 下游:產業化和商業應用
下游環節形成完整生態:
高新技術企業3.2萬家
科技小巨人企業1800家
科創板上市企業92家
四、未來展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4.1 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
重點發展方向:
量子科技
基因技術
類腦智能
深海空天
......203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上海科技創新產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隨著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深入推進,上海將繼續引領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為全球科技進步作出更大貢獻。中研普華將持續跟蹤上海科技創新發展動態,提供專業研究和戰略咨詢服務。
想了解更多上海科創行業干貨?點擊查看中研普華最新研究報告《上海科創產業“十五五”投資戰略預測報告》,獲取專業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