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國家“雙循環”戰略縱深推進的背景下,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四川省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和科技創新主戰場,正迎來轉型升級與跨越式發展的關鍵窗口期。本報告立足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基礎,結合國家戰略導向與區域發展需求,系統構建“十五五”期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與實施路徑。
隨著成都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建設提速,2025年全省產值有望突破2萬億元,劍指全國前三。
一、產業現狀:政策與市場的雙重賦能
1.1 政策紅利密集釋放
工信部批復"成渝地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國家級示范區
四川省財政設立50億元專項基金支持"卡脖子"技術攻關
成都海關開通"芯片物流綠色通道",通關時效提升70%
1.2 市場結構深度調整
集成電路占比38%(全球前10大晶圓代工廠已有3家落戶)
新型顯示占比27%(京東方全球最大柔性生產線投產)
智能終端占比25%(OPPO、vivo西南總部帶動就業10萬人)
元宇宙相關產業占比10%(虛擬現實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二)
"政策精準度決定產業高度。"中研普華顧問指出,"我們調研的43家重點企業中,76%獲得'專精特新'認證,研發投入強度達5.8%,遠超行業平均3.2%。"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四川省電子信息行業“十五五”規劃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二、技術革命:破解"缺芯少屏"的翻身仗
2.1 集成電路產業突圍
中微半導體5nm刻蝕機在成都量產(國產設備市占率提升至15%)
華虹半導體12英寸晶圓廠投產(填補國內車規級芯片空白)
中研普華監測:2023年四川芯片設計企業數量同比增長200%
設計環節:國產EDA工具覆蓋率35%
制造環節: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自主化率90%
封裝測試:高端封裝技術產能占比45%
2.2 新型顯示技術領先
BOE成都第6代AMOLED線點亮(全球量產柔性屏良率超95%)
華燦光電Mini LED背光模組量產(能耗降低30%)
中研普華案例:某企業通過"玻璃基板+金屬氧化物"技術突破,使顯示面板成本下降20%
三、產業鏈圖譜:萬億市場的價值密碼
上游:半導體材料(占比18%)
四川省已建成全球最大稀土永磁材料基地
硅片生產企業產能占全國12%
中游:制造與研發(占比55%)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集聚企業2000余家
研發投入強度達6.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倍)
下游:應用與服務(占比27%)
車聯網產業規模突破千億(自動駕駛測試里程全國第一)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6.3%
"產業鏈正呈現'雙循環'特征。"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院長表示,"我們跟蹤的50家重點企業中,68%的產品出口至東南亞、歐洲市場,其中半導體設備出口額年增120%。"
四、典型案例:從"跟跑"到"領跑"的蛻變
4.1 成都天微電子
突破"高靈敏度紅外探測器"技術封鎖
產品應用于我國最新型導彈系統
中研普華評估:研發投入轉化效率達行業平均3倍
4.2 維信諾成都基地
全球首款"柔性全息顯示屏"量產
帶動上下游200余家配套企業集聚
經濟效益:每畝土地創造產值超10億元。
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國家“雙循環”戰略縱深推進的背景下,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四川省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和科技創新主戰場,正迎來轉型升級與跨越式發展的關鍵窗口期。
想了解更多四川省電子信息行業干貨?點擊查看中研普華最新研究報告《四川省電子信息行業“十五五”規劃前景預測研究報告》,獲取專業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