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服務熱線
400-856-5388
資訊 / 產業

美國芯片禁令下的深圳突圍戰:2025年電子信息產業戰略路徑及萬億增長極重構

深圳市電子信息行業市場需求與發展前景如何?怎樣做價值投資?

  • 北京用戶提問:市場競爭激烈,外來強手加大布局,國內主題公園如何突圍?
  • 上海用戶提問:智能船舶發展行動計劃發布,船舶制造企業的機
  • 江蘇用戶提問:研發水平落后,低端產品比例大,醫藥企業如何實現轉型?
  • 廣東用戶提問:中國海洋經濟走出去的新路徑在哪?該如何去制定長遠規劃?
  • 福建用戶提問:5G牌照發放,產業加快布局,通信設備企業的投資機會在哪里?
  • 四川用戶提問: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云計算企業如何準確把握行業投資機會?
  • 河南用戶提問:節能環保資金缺乏,企業承受能力有限,電力企業如何突破瓶頸?
  • 浙江用戶提問:細分領域差異化突出,互聯網金融企業如何把握最佳機遇?
  • 湖北用戶提問:汽車工業轉型,能源結構調整,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戶提問:稀土行業發展現狀如何,怎么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
免費提問專家
深圳在美國芯片禁令下,通過發布多項促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強化電子信息產業戰略路徑,旨在實現萬億增長極重構,推動產業自主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2024年9月,華為龍崗基地宣布實現5nm制程麒麟9010芯片量產,良品率突破85%,標志著深圳在高端芯片制造領域撕開關鍵突破口。這個里程碑事件背后,是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在極限施壓下完成的戰略躍遷。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深圳市電子信息產業“十五五”規劃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深圳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達2.87萬億元,占全國行業總規模的23%,但核心芯片進口依存度仍高達72%。當美國對華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升級至“釜山框架”,這座擁有21萬家電子企業的創新之都,正在開啟一場全產業鏈的“諾曼底登陸”。

第一章 產業現狀:全球最大電子產業集群的升級焦慮

1.1 產業核心數據全景(2020-2023)


‌結構性挑戰‌:

華為海思、中興微電子等設計企業EDA工具國產化率不足20%

深南電路、鵬鼎控股等高端PCB企業載板材料進口依存度達85%

第二章 戰略破局:四大關鍵技術攻堅戰

2.1 半導體制造突破

‌特色工藝突圍‌:中芯深圳建設的28nm射頻芯片產線,良率追平臺積電同制程水平

‌設備協同創新‌:大族激光研發的第三代半導體切割設備,加工精度達±1μm

2.2 人工智能底層創新

算力基建:鵬城實驗室“云腦III”AI算力達10EFLOPS,支撐千億參數大模型訓練

框架自主:騰訊開源的Angel Graph框架,圖計算性能超TensorFlow 3倍

2.3 5G-Advanced向6G演進

空天一體:深圳星通研制的低軌衛星通信載荷,實現地面6G試驗網100Gbps傳輸

行業專網:華龍訊達在媽灣港部署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吊裝效率提升40%

2.4 量子信息技術產業化

量子計算:量旋科技發布的20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保真度達99.97%

量子通信:華為坂田基地建成量子密鑰分發城域示范網,覆蓋福田中心區

第三章 空間重構:三大萬億級產業集群布局

3.1 西麗湖國際科教城

產學研轉化:南方科大-大疆聯合實驗室實現無人機避障算法迭代周期縮短至7天

中試基地群:建成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等6個行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3.2 光明科學城半導體基地

材料突破:中科深圳先進院研發的12英寸硅基氮化鎵外延片,缺陷密度降至10^5/cm²

特色產線:規劃建設第三代半導體、MEMS傳感器等8條專用生產線

3.3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跨境協同:香港科技園-河套園區聯合攻關項目突破射頻前端模組集成技術

規則對接:實現電子元器件進出口“深港檢測互認”,通關時效提升72%

第四章 產業生態:五鏈融合的創新矩陣

4.1 產業鏈強基工程

元器件替代:順絡電子量產01005超微型電感,打破村田壟斷

裝備攻堅:中微半導體開發的高深寬比刻蝕機,滿足128層3D NAND制造需求

4.2 資金鏈精準滴灌

千億基金群:設立半導體、工業軟件等專項子基金,天使投資稅收抵扣提至50%

風險共擔:推出首臺(套)裝備保險補償,覆蓋研發費用80%

4.3 人才鏈立體培育

工程師學院:華為聯合深職院開設芯片封裝測試專業,年培養技能人才2000人

科學家工作室:實施“諾獎實驗室”計劃,已引進6個頂尖團隊攻關EDA工具

4.4 數據鏈價值釋放

工業大數據中心:騰訊云建成電子行業知識圖譜,覆蓋5000萬級物料編碼

數據跨境:前海試點“數據海關”,實現深港研發數據安全流動

4.5 政策鏈系統創新

包容審慎監管:在自動駕駛、無人機領域建立“監管沙盒”

標準引領:主導制定智能家居物聯協議SLink,獲全球300家企業采用

第五章 風險挑戰:產業升級的三大壓力測試

5.1 技術封鎖深化

美國BIS新增12項對華半導體限制,涉及3D封裝檢測設備等關鍵環節

5.2 產業鏈外遷風險

2023年深圳外遷電子企業達327家,涉及產值480億元

5.3 人才結構性缺口

模擬芯片設計、量子算法等領域高端人才缺口超8000人

第六章 未來圖景:2025-2030年戰略目標

6.1 規模能級跨越

2025年產值突破3.5萬億元,2030年達5萬億元

培育千億級企業10家,形成3個世界級產業集群

6.2 技術自主目標

2027年實現14nm全流程國產化,2030年攻克EUV光刻機核心部件

2028年建成全球最大6G技術試驗網,主導國際標準20項

6.3 空間承載升級

建設“20+8”專業園區,產業空間保障提升至6000萬平方米

打造前海深港電子元器件國際集散中心,交易額突破萬億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深圳市電子信息產業“十五五”規劃研究報告》。

相關深度報告REPORTS

深圳市電子信息產業“十五五”規劃研究報告

作為中國科技創新與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依托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優勢,正加速構建全球領先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重構、技術競爭加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查看詳情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中研網只提供資料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對有關信息或問題有深入需求的客戶,歡迎聯系400-086-5388咨詢專項研究服務)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系:pay@chinairn.com
標簽:
16
相關閱讀 更多相關 >
產業規劃 特色小鎮 園區規劃 產業地產 可研報告 商業計劃 研究報告 IPO咨詢
延伸閱讀 更多行業報告 >
推薦閱讀 更多推薦 >

2025年電子信息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2025年電子信息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隨著全球信息化、數字化進程的不斷加速,電子信息行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作為現代科...

2025年綠色AI產業“十五五”零碳算力+AI大模型如何改寫11萬億綠色行業經濟版圖?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專題報告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綠色AI產業逐漸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中國作為世界第二...

2025年新能源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2025年新能源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新能源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和...

2025倉儲物流行業發展現狀機遇(附數據圖表分析)

倉儲物流行業發展現狀機遇(附數據圖表分析)近年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倉儲物流行業正加速向智...

2025糧油作物行業發展現狀趨勢與核心機遇

糧油作物行業發展現狀趨勢與核心機遇糧油作物行業作為農業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和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本報告所指...

2025年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深度分析報告(附現狀、市場規模、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

2025年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深度分析報告(附現狀、市場規模、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基于政策驅動、技術創新與市場分化的多維透視一、行業現...

猜您喜歡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 聯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研普華集團 聯系方式 廣告服務 版權聲明 誠聘英才 企業客戶 意見反饋 報告索引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1998-2024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行業研究網(簡稱“中研網”)    粵ICP備18008601號-1
研究報告

中研網微信訂閱號微信掃一掃

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市場調研可研報告產業招商專精特新

項目熱線400-856-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