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占GDP比重達到41.5%。其中,數字產業化規模為9.2萬億元,產業數字化規模為41萬億元。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超過1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10%。軟件業務收入、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數字經濟總體規模將達到70.8萬億元。這一增長由多個因素推動,包括技術進步、政策支持、市場需求等。全球企業數字化轉型市場規模也將保持快速增長,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5萬億美元。
數字經濟是以數字知識和信息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不斷提高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快重構經濟發展和新經濟形態治理模式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它具體包括四個主要部分: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治理及有價值的數據。
數字產業化:涵蓋信息和通信業,如電子信息制造業、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業等。
產業數字化:即數字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所帶來的增產增效,包括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車聯網、平臺經濟等融合的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
數字治理:以“數字技術+治理”為典型特征的技術與管理相結合,以及數字公共服務。
有價值的數據:包括數據收集、數據標準、數據權利確認、數據注釋、數據定價、數據交易、數據流、數據保護等。
2025年,數字經濟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并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潛力。
政策支持:國家政策暖風有望持續,強調自主可控,推動先進制造和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持續發展。
技術進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將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推動力量,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空間。
市場需求:隨著內需逐步復蘇,新興國家制造業景氣度進入回升周期,制造產業中工業品、軍品和消費品均呈現出各自的復蘇邏輯。數字經濟作為新興產業,正逐漸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重點行業表現:
數字經濟:得益于AI算力需求提升,下游手機等消費電子需求邊際復蘇,深市數字經濟領域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3%。光通信、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等行業復蘇機遇顯現。
先進制造:電力設備及光伏行業進入產能出清階段,供給壓力逐步減輕,推動板塊盈利恢復。工業自動化、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表現出色。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
軟件產業:我國在積極推動國產替代,國內廠商在應用軟件層已形成對國外產品的較好替代能力。
云計算產業:市場具有較強的馬太效應,頭部廠商占據較大市場份額。
電信產業:國內移動、電信、聯通形成了對國內市場的絕對統治地位。
互聯網產業:我國互聯網行業擁有眾多知名企業,海外互聯網巨頭難以在我國形成競爭優勢。
電子制造業:我國在中低端電子制造產業中具有全球領先優勢。
展望未來,數字經濟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并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持續增長:預計未來五年,我國數字經濟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演進,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將加速涌現,為數字經濟提供新的增長動力。
深度融合: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將不斷拓展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推動數字經濟向更高水平發展。特別是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等領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將更加深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綠色發展。
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正逐步成為價值創造源泉。國家已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推動數據要素資源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和戰略資源。數據要素市場生態將逐漸完善,數據流通需求增加,數據交易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趨勢。
技術創新: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將深刻改變經濟社會運行模式,創造新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數據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和數據要素交易平臺等環節將迎來投資機會。
國際化拓展:具備數據分析能力的專業人士和數字化轉型成功的企業將越來越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不少企業正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通過全球化戰略提升國際競爭力。
政策支持:國家政策將繼續支持數字經濟的發展,包括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引導支持平臺企業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共享等。
綜上所述,數字經濟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數字經濟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企業應抓住這一機遇,積極應對挑戰,推動數字化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