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回收產業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全世界已超70%的鋰電池在中國生產,回收怎么辦?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和儲能市場的日益壯大,鋰電池的使用量急劇攀升,早期部署的鋰電池正逐步步入退役階段。預計在未來數年間,退役鋰電池的數量將迎來激增。
資源回收需求緊迫鋰電池內含鋰、鈷、鎳等多種珍稀金屬資源,這些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儲量有限且分布極不均衡。鑒于對這些金屬資源需求的持續攀升,回收利用退役鋰電池已成為獲取這些資源的關鍵途徑,對于確保資源供應的穩定至關重要。
企業眾多但質量參差不齊
大量企業紛紛涌入鋰電池回收領域,截至2024年4月,動力電池回收企業的數量已接近12萬家。然而,工信部公布的白名單企業,即符合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僅有156家。眾多小型回收企業和非正規“黑作坊”的存在,因在技術、設備、環保等方面的投入不足,通過不規范操作和低價競爭,給正規回收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龍頭企業展現顯著優勢
一些大型的鋰電池制造商、汽車制造商以及專業的回收企業逐漸嶄露頭角,成為行業的領軍企業。例如,格林美、邦普(由比亞迪控股)等企業,憑借先進的技術、健全的回收網絡和穩定的客戶群體,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有利地位。
濕法冶金技術
作為當前鋰電池回收的主要技術之一,濕法冶金通過將廢舊鋰電池浸泡在酸、堿溶液中,使金屬元素溶解,再經過化學反應和分離提純,回收鋰、鈷、鎳等金屬。該技術金屬回收率較高,但廢水處理和環保風險是其面臨的挑戰。
火法冶金技術
火法冶金通過在高溫下熔煉廢舊鋰電池,使金屬元素轉化為金屬或金屬化合物,再進行分離和提純。此方法處理效率高,但能耗大且存在廢氣排放問題。
物理法技術
物理法主要通過機械破碎、篩分、磁選等手段,將廢舊鋰電池中的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分離。該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但金屬的回收率和純度相對較低。
技術面臨的難題
目前,鋰電池回收技術仍面臨諸多挑戰,如電池拆解難度大、回收效率低下、產品質量不穩定等。隨著鋰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型電池的結構和材料變化給回收技術帶來了新的考驗。
鋰電池回收產業政策環境
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旨在鼓勵和規范鋰電池回收產業的發展。例如,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對回收企業的資質、技術、環保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并鼓勵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高回收效率和資源利用率。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鋰電池回收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鋰電池回收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技術創新與升級方向
智能化拆解技術
研發智能化拆解設備和技術,提升電池拆解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人工成本。例如,利用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線實現精準操作和高效分離。
高效分離提純技術
開發更高效、更環保的分離提純技術,提高金屬的回收率和純度,降低生產成本。例如,采用新型萃取劑、吸附劑等材料,研究綠色分離提純技術,減少環境污染。
直接修復與再利用技術
探索鋰電池的直接修復與再利用技術,對于性能衰減較小的電池,通過修復后重新應用于儲能、低速電動車等領域,延長電池壽命,減少資源消耗。
產業鏈協同合作
加強鋰電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構建完整的產業鏈閉環。例如,電池制造商、汽車制造商、回收企業等共同合作,實現電池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無縫銜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互聯網+回收”模式
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線上回收平臺,實現退役電池的信息收集、交易、運輸等環節的信息化管理。消費者可通過手機APP等便捷方式,將退役電池交給正規回收企業,提高回收的便捷性和覆蓋面。
拓展市場范圍
隨著儲能市場的不斷發展,退役鋰電池在儲能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回收后的鋰電池經過篩選、重組等處理后,可用于分布式儲能、電網儲能等領域,提升儲能系統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同時探索退役鋰電池在電動工具、智能家居等其他領域的應用。通過對電池性能進行評估和改造,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拓寬回收電池的應用范圍。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鋰電池回收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