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戶外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國民休閑方式的升級,旅游野營用品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露營作為一種新興的休閑方式,憑借其短途化、體驗性強、個性化程度高等特點,迅速崛起并受到熱捧。
一、行業現狀:從“野蠻生長”到“價值深耕”
1. 市場規模與增長動能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旅游野營用品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旅游野營用品行業在疫情后迎來爆發式增長,2022年核心市場規模達1134.7億元,同比增長51.8%。2024年市場規模已突破1334億元,預計2025年將攀升至2483.2億元,帶動整體市場規模達1.44萬億元。2020-2024年的復合增長率達32.6%,遠超傳統消費品行業。
增長驅動力分析:
政策紅利:國家發改委《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行動方案》推動露營地建設,2024年新增營地超2000個;
消費升級:高端帳篷、智能睡袋等單價超千元的產品銷量年增30%;
場景延伸:沙漠、冰川等極限環境裝備需求激增,細分市場貢獻35%增量。
2. 產品創新與技術突破
行業正經歷從“功能滿足”到“價值創造”的升級:
材料革命:可降解面料應用率提升至25%,碳纖維骨架使帳篷重量減輕40%;
智能融合:GPS定位帳篷、溫控睡袋等智能產品占比達18%,2024年銷售額同比增長220%;
場景定制:女性輕量化套裝、親子模塊化營地系統等差異化產品崛起。
3. 競爭格局:國際巨頭與本土新秀的博弈
市場呈現“兩超多強”格局:國際品牌North Face、Columbia占據高端市場(單價2000元以上產品市占率45%),本土品牌牧高笛、挪客通過性價比策略搶占中端市場(市占率28%)。中小品牌則依托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以“超低價”策略吸引年輕群體,2024年線上渠道占比達65%,直播帶貨貢獻40%帳篷銷量。
二、產業鏈:生態協同下的價值重構
1. 上游:材料與技術的“卡脖子”突圍
高端材料依賴進口:防潮涂層、輕量化拉鏈等核心部件進口率達60%;
技術攻堅:產學研合作加速,2024年行業新增專利數同比增長47%,植物基睡袋技術降低碳排放40%。
2. 中游:制造端的智能化升級
產能過剩隱憂:中低端帳篷產能利用率跌破60%,庫存周轉天數延長至120天;
智能制造滲透:AI質檢系統覆蓋率提升至35%,生產成本降低18%。
3. 下游:從賣產品到賣生態
營地運營新模式:頭部營地通過“裝備租賃+體驗消費”使客單價提升200%;
內容生態構建:戶外教育課程、星空觀測活動等增值服務收入占比增至12%。
1. 區域市場梯度演進
一線城市:高端定制化服務占比將超40%,如上海“都市露營會客廳”單日客單價達5000元;
下沉市場:四線城市入門裝備銷量增速達55%,性價比產品成主流;
西部增長極:川西、青海等地依托自然景觀,2024年營地投資額增長70%。
2. 服務化延伸加速
裝備租賃、營地運營等服務收入占比將從12%提升至25%,形成兩大變現模式:
B端賦能:車企聯合開發車載露營套裝,2024年車載裝備銷量增長90%;
C端訂閱:帳篷按次租賃模式滲透率突破30%,年輕用戶復購率達45%。
3. 技術驅動的生態重構
光伏集成裝備:便攜式太陽能發電機市場規模將突破80億元;
AI營地規劃:智能選址系統降低營地建設成本25%,落地項目超500個。
四、發展前景預測
(一)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預計未來幾年,中國露營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消費模式升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高品質的休閑生活,露營作為一種健康、綠色、環保的旅游方式,將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二)產品高端化、智能化趨勢明顯
隨著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和功能的要求不斷提高,高端、智能化的露營裝備將成為市場的新亮點。例如,AI溫控帳篷、無人機配送裝備等將進一步提升露營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三)服務化延伸加速
裝備租賃、營地運營、戶外培訓等服務收入占比有望從當前的12%提升至25%,形成“產品+服務”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
(四)區域市場梯度發展
一線城市將繼續向高端定制化傾斜,下沉市場將聚焦性價比產品。同時,西南、西北地區將依托自然稟賦成為新的增長極。
(五)國際化發展步伐加快
本土品牌將通過并購、海外設廠等方式拓展國際市場。預計到2025年,中國露營裝備出口額將達到200億元,東南亞、歐洲成為主要目標市場。
五、中研普華投資建議:把握結構性機會
1. 戰略卡位方向
技術深挖:關注輕量化材料、能源自給系統等“卡脖子”技術突破;
場景深耕:房車露營適配裝備、戶外應急醫療包等細分賽道增速超50%。
2. 風險預警
產能過剩:中低端裝備價格戰加劇,毛利率跌破15%;
標準滯后:防水、阻燃等關鍵指標缺乏國標,消費糾紛年增35%。
3. 中研觀點
中研普華《2025-2030年市場前景預測報告》指出,行業將經歷三大躍遷:
從單品競爭到生態賦能:TOP10企業需構建“產品+服務+內容”三角模型;
從價格戰到價值戰:研發投入占比需從3%提升至8%以維持技術壁壘;
從國內卷到全球拓:東南亞露營裝備出口額年增60%,本土品牌出海窗口期開啟。
結語:2025年的旅游野營用品行業,既是技術創新的試驗場,也是生態協同的競技場。企業唯有以用戶需求為錨點,以技術突圍為引擎,方能在千億賽道中搶占先機。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將持續追蹤行業動態,為投資者提供深度洞見與決策支持。如需獲取完整產業鏈圖譜及數據模型,敬請垂詢中研普華《2025-2030年中國旅游野營用品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