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機器人行業是醫工結合的產物,近年來在政策扶持、老齡化進程加快以及技術進步等多重因素驅動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該行業致力于通過功能代償和康復訓練,幫助殘疾和功能障礙人群實現運動、認知等生理功能的康復,主要產品包括功能治療類和生活輔助類機器人。隨著全球殘疾患病率的增加,對康復機器人的需求持續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未來,康復機器人行業將呈現醫工交叉融合、場景應用多元化以及行業競爭加劇等趨勢。技術進步將推動產品更加智能化、個性化,滿足市場對高性能設備的需求,而應用場景的拓展則將進一步擴大市場需求,促進行業發展。總體來看,康復機器人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
在國家政策的積極推動和社會需求增長的雙重驅動下,康復醫療器械行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康復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在未來繼續擴大。康復機器人作為一種新型的康復醫療設備,近年來在中國市場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一)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康復機器人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康復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約13.9億元,同比增長25.2%。這一增速遠高于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平均水平,顯示出康復機器人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活力。預測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20億元,未來幾年,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和康復醫療需求的不斷增長,康復機器人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2024-2029年康復機器人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
(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中國政府對康復機器人行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在“十二五”時期,康復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相對有限,行業處于起步階段,缺乏明確的政策支持。到了“十三五”時期,政策開始鼓勵技術創新和醫工結合,強調新技術在康復機器人中的應用,特別是人工智能、腦機接口、虛擬現實等,推動行業向前發展。而在“十四五”時期,政府逐步強化了對康復機器人領域的政策支持,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的實施為康復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例如,2023年,工信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圍繞神經系統損傷、損傷后腦認知功能障礙、癱瘓助行等康復治療需求,突破腦機交互等技術,開發用于損傷康復的輔助機器人產品。推動機器人在醫院康復、遠程醫療、衛生防疫等場景應用。研究制定機器人助老助殘技術應用標準規范,推動機器人融入養老服務不同場景和關鍵領域,提升養老服務智慧化水平。
(三)技術不斷創新
近年來,中國康復機器人技術在舒適性、交互性、智能化上不斷完善。康復機器人的種類和功能不斷豐富,從末端牽引式到外骨骼式,涵蓋了上肢、下肢、上下肢、關節和手部等部位的康復和輔助。訓練模式也更加多樣,包括主動訓練、被動訓練、訓練評估一體化等。此外,康復機器人還結合了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先進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康復體驗。這些技術創新不僅提高了康復機器人的治療效果,還增強了患者的康復信心和舒適度。
(四)市場需求不斷增長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和康復醫療需求的不斷增長,康復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呈現出爆發式增長。一方面,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使得康復醫療需求不斷擴大;另一方面,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醫療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接受康復醫療服務。此外,殘疾人康復服務尚未實現全覆蓋,市場上仍有較大空間待滿足。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康復機器人市場的快速發展。
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的競爭格局呈現出多元化、競爭激烈的特點。行業內涌現出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技術實力的企業,它們在不同領域和細分市場展開激烈競爭。
(一)區域競爭格局
從區域分布來看,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的代表性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尤其是廣東省、上海市等經濟發達地區。這些地區擁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人才儲備,為康復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這些地區的企業也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行業內占據重要地位。
(二)企業競爭格局
在行業內部,企業競爭格局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廣州一康醫療、長沙傅利葉智能和成都布法羅機器人等企業位于第一梯隊,它們在康復機器人領域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這些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是行業內的領軍企業。
從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情況來看,廣州一康醫療、長沙傅利葉智能和成都布法羅機器人同樣位于第一梯隊。截至2023年3月,廣州一康醫療獲批產品數量最多,達到9個;長沙傅利葉智能和成都布法羅機器人緊隨其后,獲批相關產品數量分別為7個和6個。
從細分領域來看,上肢康復機器人領域,長沙傅利葉智能上肢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最多,達到5個;其次是上海卓道醫療,獲批產品數量為3個。下肢康復機器人領域,廣州一康醫療下肢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最多,達到5個;其次是布法羅機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獲批產品數量為4個。手部與關節康復機器人領域,河北大艾智能手部與關節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最多,達到5個;其次是杭州極智醫療,獲批產品數量為4個;位于第三名的是司弈(長沙)智能,獲批產品數量為3個。
此外,還有一些具有潛力的新興企業,它們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逐漸在行業內嶄露頭角。這些企業的崛起為康復機器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
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在未來幾年將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和前景:
(一)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和康復醫療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康復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預計未來幾年,康復機器人市場將以較高的增速保持快速增長。到2026年,中國康復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9.5億元。這將為康復機器人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
(二)技術創新將推動行業發展
技術創新是推動康復機器人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未來,隨著人工智能、腦機接口、虛擬現實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康復機器人將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個性化。這些技術創新將提高康復機器人的治療效果和患者的康復體驗,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三)政策支持將持續加強
中國政府對康復機器人行業的支持力度將持續加強。政府將出臺更多鼓勵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康復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時,政府還將加強對康復機器人行業的監管和規范,確保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四)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不斷創新,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需要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市場開拓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企業還需要加強與其他企業和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五)應用場景將不斷拓展
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市場的不斷拓展,康復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將更加廣泛。未來,康復機器人將不僅應用于醫療機構和康復中心等傳統場所,還將拓展到家庭、社區、養老院等更多場景。這將為康復機器人行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
(本文核心觀點及數據模型源自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如需獲取完整數據圖表及定制化戰略建議,請點擊查看《2024-2029年康復機器人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