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5784億元,增速13.9%。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業采用率已達15%,市場規模約為14.4萬億元。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各種生成式大語言模型更是風起云涌,正在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Omdia預測亞太區生成式AI將在2025年增長到242億
近日,Omdia發文稱,中國大模型市場在經歷了二十個月的洗禮,已經走出一開始混沌的狀態。各大廠商的布局愈發清晰,準備迎來了新一輪的增長。Omdia預測,亞太區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在2025年增長到242億,并在2028年近乎翻倍成584億。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是一種人工智能技術,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和深度學習技術,通過研究歷史數據的模式來生成新內容,可以是文本、圖像、音頻或視頻。生成式AI不是根據給定的規則或數據生成輸出,而是自主生成全新內容,類似于人類的創造。例如,ChatGPT采用的核心模型GPT-3就可以生成高質量的自然語言文本,可用于聊天、寫作、自動化客服等領域。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生成式AI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就產業鏈而言,生成式AI產業鏈上游主要提供AI技術及基礎設施,包括數據供給方、數據分析及標注、創造者生態層、相關算法等。中游主要針對文字、圖像、視頻等垂直賽道,提供數據開發及管理工具,包括內容設計、運營增效、數據梳理等服務。下游包括內容終端市場、內容服務及分發平臺、各類數字素材以及智能設備,生成式AI內容檢測等。
中國生成式AI市場現狀調查
我國生成式AI產業生態活躍,多家科技巨頭如騰訊云、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微軟、谷歌等,在基礎設施、基礎大模型及AI應用平臺等層面均有深度布局。
據工信部估算,2023年我國生成式AI市場規模已逼近14.4萬億元,并預計至2035年將躍升至超30萬億元,屆時將占據全球近90萬億元市場規模中的超過35%,成為我國乃至全球AI產業鏈的關鍵組成部分。
醫療健康、電信及零售業對生成式AI技術的接納速度在加快,其應用率分別提升至5%、7%、10%和13%,但仍未及行業平均的15%。
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中國生成式AI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研究認為生成式AI將產生大量電子垃圾
值得一提的是,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計算科學》北京時間10月29日凌晨在線發表了一篇由中國科學家聯合國際同行完成題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電子廢棄物挑戰”的研究論文。
研究預計,如果不采取行動,僅在我們所處的本世紀20年代之內,人工智能就將產生120萬噸至500萬噸的電子廢物。
該項研究指出,這些電子廢物大部分將來自硬件元件,如處理器和存儲器以及電源系統。
想要了解更多生成式AI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生成式AI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報告對我國生成式AI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生成式AI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