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經營機構是指依法經國家證券主管機關批準設立的,主要經營證券承銷、代理買賣、自營買賣、登記代保管、鑒證過戶、投資咨詢等中介服務業務的金融機構。
證券經營機構包括證券專營機構和證券兼營機構,前者指證券公司,后者通常包括信托投資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等。
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動證券行業的改革與創新。例如,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并明確“優化融資結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要求。這些政策為證券經營機構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監管部門也加強了對證券公司的監管力度,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防范金融風險。
證券行業的業務結構日益多元化,主要包括證券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自營業務和融資融券業務等。其中,自營業務已成為券商的第一大收入來源,占比接近30%。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利息凈收入、資管業務等也保持穩定增長。這種業務結構的多元化不僅增強了券商的抗風險能力,也為其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機會。
根據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45家證券公司2023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059.02億元,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984.37億元、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480.03億元、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62.85億元、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49.90億元、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224.79億元、利息凈收入531.50億元、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1,217.13億元;2023年度實現凈利潤1,378.33億元。
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31日,145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11.83萬億元,凈資產為2.95萬億元,凈資本為2.18萬億元,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含信用交易資金)1.76萬億元,受托管理資金本金總額8.83萬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證券經營行業盈利模式分析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大型券商憑借其規模優勢、品牌影響力、豐富的業務線以及強大的資本實力,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這些券商能夠提供更全面的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從而在競爭中保持優勢。中小券商也在積極尋求差異化發展的道路,通過深耕特定領域、提升服務質量等方式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證券公司將加大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推動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將提升業務效率和客戶體驗,降低運營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例如,財富管理、衍生品交易等新興業務將成為證券公司的重要發展方向。
《證券公司2024年上半年度經營情況分析》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證券業全行業實現營收2033.16億元,同比下降9.44%;凈利潤799.9億元,同比下降5.95%。147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11.75萬億元,凈資產為3.01萬億元。年化凈資產收益率為5.36%,同比下降0.66個百分點。
2024年上半年,證券行業共服務32家科技創新型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首發上市,實現股權融資190.63億元,IPO家數占全市場的72.73%,融資金額占58.67%。債券融資方面,證券公司上半年承銷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共計208只,融資規模達2437.3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一倍。
我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不僅豐富了境內金融市場投資主體,同時也為境內機構參與境外投資創造條件,進一步促進了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開放,證券公司將加快國際化步伐,拓展海外市場。通過設立海外分支機構、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等方式,證券公司將提升國際競爭力,參與全球金融市場的競爭與合作。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證券經營行業盈利模式分析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