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四部門發文推動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
據報道,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印發《關于發揮綠色金融作用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從加大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提升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強化實施保障四個方面提出19項重點舉措。
《意見》強調,要著力提升金融機構綠色金融服務能力,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要立足職能定位,通過完善工作機制、優化流程管理、推動金融科技應用、強化隊伍建設等健全內部管理體系,提升綠色金融供給質量。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投放,發展綠色債券、綠色資產證券化等綠色金融產品,強化綠色融資支持。聚焦區域性生態環保項目、碳市場、資源環境要素、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項目、多元化氣候投融資、綠色消費等關鍵環節和領域,加大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力度。
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
綠色金融有兩層含義:一是金融業如何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另一個是指金融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前者指出“綠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引導企業生產注重綠色環保,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理念;后者則明確金融業要保持可持續發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過度投機行為。
與傳統金融相比,綠色金融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更強調人類社會的生存環境利益,它將對環境保護和對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為計量其活動成效的標準之一,通過自身活動引導各經濟主體注重自然生態平衡。它講求金融活動與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的協調發展,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金融的主要產品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和綠色保險等。這些產品以支持清潔能源、節能減排、環保產業等綠色項目為主要目標,通過優惠的貸款條件、低成本的融資渠道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流向綠色領域。
過去幾年里,全球綠色金融市場繼續發展,包括綠色債券、綠色貸款、可持續基金在內的綠色金融產品的發行規模持續增加,全球碳市場的建設也進一步擴大。整體而言,綠色金融市場呈現欣欣向榮之勢。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研究及市場投資決策報告》分析: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綠色金融資產規模超過25萬億元。其中,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22.03萬億元,同比增長38.5%,2022年全年增加6.01萬億元;境內“貼標”綠色債券累計發行規模達2.62萬億元,2022年全年發行規模8724.57億元,同比增長44.66%;綠色保險、綠色信托、綠色基金等其他綠色金融資產均取得快速的發展,對綠色實體經濟的支持成效顯著。
在“雙碳”戰略實施進程中,綠色金融的需求和供給都顯著增加,綠色金融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
隨著綠色金融的普及和宣傳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公眾開始關注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逐漸普及,為綠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企業在綠色金融的推動下,開始更加注重自身的環保責任和社會責任。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綠色發展納入企業戰略規劃中,通過綠色投資、綠色運營等方式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綠色金融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研究及市場投資決策報告》。報告對國內外綠色金融行業的供給與需求狀況、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市場消費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研究了主要綠色金融品牌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中國綠色金融行業將面臨的機遇以及企業的應對策略。報告還分析了綠色金融市場的競爭格局,行業的發展動向,并對行業相關政策進行了介紹和政策趨向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