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失能老年人約3500萬,占全體老年人的11.6%,老年人患病率是總人口平均水平4倍,帶病生存時間達8年多。面對龐大的失能照護需求,當前的工作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與失能老年人照護需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護理中心是獨立設置的為失能、失智或長期臥床人員提供以日常護理照顧為主,輔以簡單醫療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為基本功能的專業醫療機構。護理中心不含醫院內設的護理單元,也不包括按照護理院、護理站標準設置的護理機構。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對護理服務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特別是在中國等人口大國,老齡化問題尤為突出,為護理中心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截至2023年底,全國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58.9%,收住的老年人中67%為失能老年人。同時,全面建立特困老年人照料護理標準和救助經費保障制度。
目前,全國共有366.9萬特困老年人納入政府供養范圍。全國享受護理補貼、養老服務補貼的經濟困難老年人達562.8萬人。
根據最新公布的調查結果,2023年末上海市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568.05萬人,對應的養老護理員僅有6.04萬人,缺口較大。高質量的護理教育能夠培養出具備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護理人才。隨著護理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教學方法的創新,護理專業的教育質量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這將為護理中心提供更多高素質的護理人才。
據研究機構估算,2021年我國城鎮地區對于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的總體需求已達約1.4萬億元人民幣,并預測到2030年這一需求將激增至3.1萬億元,更在2040年有望突破至近6.6萬億元的龐大規模。然而,與此同時,我國的長期護理服務保障體系卻面臨著嚴峻挑戰,預計在2030年和2040年將分別形成1.9萬億元和3.8萬億元的保障缺口。
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管理和疾病預防,護理中心作為提供專業護理服務的機構,能夠滿足這一需求。此外,隨著亞健康人群的增加,對康復護理、疼痛管理等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護理中心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顯示: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原本主要存在于農村地區的基本護理服務需求正逐漸轉向城鎮,這一轉變預計將催生新的護理保障缺口,進一步加劇了整個社會對長期護理服務的需求與供給之間的不平衡狀態。
據測算,到2035年,我國失能老年人將達到4600萬,到2050年達到5800萬左右。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在2023年已達10.3萬億元,同比增長4.66%,其中老年護理服務占據重要份額。預計未來幾年,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和政策支持的加強,護理中心將呈現規模化發展的趨勢。通過集團化、連鎖化運營,護理中心可以提高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和風險。護理中心將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和范圍,提供多元化的護理服務。例如,可以開展家庭護理、社區護理等新興領域,滿足患者多樣化的需求。這將有助于推動護理中心行業的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護理中心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