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消費是一套經濟學理論,該理論把人類的經濟活動分成商品、貨幣和消費三要素。該理論很好的揭示了三要素之間的動態關系,使得人們可以運用這樣的關系去調控宏觀或微觀的經濟活動,提高經濟活動效率,降低經濟活動的信用風險。
從全球信息產業發展來看,信息消費涵蓋生產消費、生活消費、管理消費等領域,覆蓋信息服務,如語音通信、互聯網數據及接入服務、信息內容和應用服務、軟件等多種服務形態;覆蓋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多種信息產品;還包括基于信息平臺的電子商務、云服務等間接拉動消費的新型信息服務模式。
信息經濟時代,信息產品是人們消費的主要對象,而信息具有累積性和非消耗性。信息本身在使用過程中并不服從越用越少的規律,而是服從越用越多的規律,所以從總體上來說,隨著消費信息化的提高,信息將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信息消費的過程中,消費者要將已有的信息投入其中作為消費的基礎,把已有的信息與消費過程中獲取的信息產品進行有機的結合與相互撞擊,即進行知識處理與知識再生。而且,前已提到了信息需求具有雙重構建本質,信息需求與信息占有之間互為增長條件。因此信息消費的過程,實質也是一個信息不斷創新和增值的過程。
近年來,中國的信息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上半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3.24萬億元,同比增長6%。隨著5G、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信息消費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與美國和日本相比,中國的人均信息消費支出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美國和日本的人均信息消費支出分別高達3400美元和2400美元,而在中國,這一數字僅為190美元,顯示出中國信息消費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和潛力。
當前我國網民規模已突破10億大關,互聯網普及率達到較高水平。這一龐大的網民群體為信息消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消費群體規模持續擴大并向兩端延伸。一方面,年輕人群對移動互聯網的高度依賴持續鞏固了線上消費習慣;另一方面,隨著農民群體對智能手機等數字化“新農具”應用技術的提升,以及智能終端適老化和信息無障礙改造的推進,老年人和農村居民也逐漸成為信息消費的重要群體。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信息消費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發展規劃研究報告》顯示:
信息消費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展,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涌現。如直播電商、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新興消費市場的快速成長,為信息消費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場景展現出巨大潛力。網上購物、線上外賣等平臺提供的服務有效回補了實體接觸式消費;在線健身、云上觀展等新業態也促進了消費的持續復蘇。
隨著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信息消費行業的產業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這些新技術不僅提升了信息消費的體驗和質量,還推動了相關產業的升級和轉型。新型智能硬件的競爭趨勢也日益明顯。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數字家居設備、VR/AR設備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等智能硬件產品的不斷升級和創新,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豐富和便捷的信息消費體驗。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支持和促進信息消費的發展。如《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等文件強調了要擴大升級信息消費的重要性。工信部等部門還組織遴選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探索形成了一批發展前景好、示范效應強的標桿項目和發展模式,為信息消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信息消費行業將不斷探索和創新消費模式,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例如,直播電商、短視頻營銷、社群營銷等新型營銷模式將逐漸成熟并占據重要地位;在線教育、在線醫療、遠程辦公等新型服務模式將繼續拓展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同時,隨著消費者對信息產品和服務需求的不斷提升,信息消費行業也將逐漸向高品質、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習慣也在發生轉變。他們對信息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再僅僅滿足于基本的通信和娛樂功能,而是更加注重品質、體驗和個性化。這將推動信息消費行業向高品質、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并促進消費升級和轉型。
綜上所述,信息消費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非常樂觀。在技術創新、消費模式創新、跨界融合和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信息消費行業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并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信息消費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發展規劃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