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較2022年12月新增網民2,48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受益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不斷涌現的新商業模式,信息傳播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在近幾年呈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
信息傳播服務是指通過各種媒介和渠道,將信息傳遞給目標受眾的過程。這些媒介和渠道包括但不限于互聯網、移動設備、社交媒體、電視、廣播等。
信息傳播服務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企業、政府機構和組織與目標受眾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以實現其商業目標或宣傳目標。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信息傳播服務行業的發展,并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來規范行業秩序和保護用戶權益。例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為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健康有序發展和個人信息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這些法規的出臺不僅規范了企業的行為,也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信息傳播服務的用戶規模不斷擴大,用戶粘性也在增強。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74億,網民使用率為98.3%。值得注意的是,網絡視聽用戶規模與排在第二的即時通信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領先優勢從2022年的184萬人提升到2023年的1414萬人。
2023年,移動互聯網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435分鐘;移動端網絡視聽應用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187分鐘,超過3小時。其中,短視頻應用的用戶黏性最高,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151分鐘,隨后依次為長視頻應用(112分鐘)、娛樂/游戲直播應用(63分鐘)和網絡音頻應用(29分鐘)。
5G技術的高速度、低延遲和大容量等特點為信息傳播服務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高清視頻傳輸、實時互動等。這將極大地提升信息傳播的速度和效率,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據對全國7.7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調查,2024年上半年,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4961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注2),比上年同期增長7.5%。其中,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270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2%,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3.7個百分點。
分行業類別看,新聞信息服務實現營業收入87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8%;內容創作生產14628億元,增長10.2%;創意設計服務10958億元,增長6.7%;文化傳播渠道7818億元,增長6.1%。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信息傳播服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隨著消費者對優質內容的需求增加,內容付費和知識服務將成為信息傳播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促進行業的商業模式創新,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社交媒體和自媒體的發展壯大,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它們將更加注重內容質量和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粘性和參與度。同時,與信息傳播服務的深度融合將推動行業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
未來,信息傳播服務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隨著5G、AI、大數據等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信息傳播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用戶對個性化、智能化的服務需求將不斷增加,這將推動企業在技術創新和服務模式上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嘗試。
此外,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信息傳播服務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也將不斷增長,為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信息傳播服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