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體,作為一種特殊的材料,其核心特性是在特定溫度(稱為超導臨界溫度)下,電阻完全消失,電流可以在其中無阻礙地流動,而不會因電阻而產生熱損耗。這種特性使得超導體在電力傳輸、儲能、電子學以及高科技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超導體除了電阻為零的特性外,還具有完全抗磁性和通量量子化等獨特性質。完全抗磁性意味著超導體能夠排斥外部磁場中的磁力線,使其內部形成磁通量量子化的現象。這些特性使得超導體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中具有獨特的價值。在我國,據悉每年電力傳輸上的損失就高達上千億度,若換成超導材料,節省的電能相當于新建數十個大型發電廠。
近年來,國家層面對超導材料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頂層設計與政策扶持措施。特別是2021年12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攜手科學技術部及自然資源部共同發布的《“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明確將超導材料納入前沿材料前瞻布局行動之中。該規劃強調了支持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把握新材料技術與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智能技術等交叉融合的發展趨勢,致力于推動超導材料、智能仿生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等新興材料的研發與應用。
根據臨界轉變溫度的不同,超導材料可以分為低溫超導材料和高溫超導材料。近年來理論性能更加優異的室溫超導材料成為學術界的焦點。
目前,國際超導材料市場90%左右是低溫超導材料。在該領域,全球僅有少數幾家企業掌握低溫超導線生產技術,主要分布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和中國。近幾年,商業嗅覺靈敏的民營資本,同時在進入強磁場、可控核聚變、磁懸浮列車等高溫超導帶材應用領域。
低溫超導技術起步較早,已在醫療(如MRI設備)等特殊領域開啟應用。然而,由于其磁場強度有限且需要使用昂貴的液氦制冷,限制了其應用場景。
高溫超導材料因其臨界溫度的提高,可以在液氮環境中工作,從而降低了制冷成本,打開了超導技術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空間。目前,高溫超導技術在超導線纜(電網)、可控核聚變、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設備等下游領域展開了規模化商業應用,并呈現加速放量的趨勢。
圖片來源:攝圖網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超導體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在應用領域方面,超導體已經展現出了廣泛的潛力。例如,在電力傳輸中,超導電纜可以大大減少能量損耗,提高傳輸效率;在儲能方面,超導儲能裝置可以實現高效、快速的能量存儲和釋放。
超導材料的研發和制備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資金投入。盡管高溫超導技術已開啟規模化商業應用,但其在某些領域(如超導儲能)的產業化仍面臨挑戰。隨著新能源、智能電網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超導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
當前,已經成功實現產業化且技術成熟的低溫超導材料,正迎來光伏產業與醫療設備需求激增的強勁推動力,這將顯著促進其市場容量的擴大與放量增長。同時,超導電力技術的蓬勃興起以及可控核聚變等前沿領域的快速發展,為高溫超導材料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預示著其市場規模將迎來大幅度的提升與擴張。這些積極因素共同作用于超導材料行業,為其未來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與活力。
根據Conectus預測數據,2022年全球超導產品市場規模約為68億歐元,至2027年有望增至192億歐元,2022-2027年CAGR為23%。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超導體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