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高分子專業專業大學生:打破國外納濾膜產品的壟斷,做技術突破“開創者”
"走訪調查是發現行業痛病的關鍵,實踐實驗是突破技術難題的手段。"李蕭,高分子專業的大三學生,根據自身研發經歷給大家總結了經驗。
從大一開始的校創新實驗室學習讓李蕭予深刻意識到國內水體消毒后副產物過濾的重要性。一次次的實操訓練更讓他明白,由于過濾耗材依賴于進口品牌,使得檢測的成本龐大,會擊退許多企業和組織,使水體消毒副產物的處理成為行業的后腿,自此李蕭便有了開拓消毒副產物處理新技術的想法。
經過走訪調研和資料查詢,團隊確立了以納濾膜過濾為主的初步改進方案。這一方案經過各項檢驗,得出的檢測結果不輸于其他消除方法,并且更加干凈的過濾水體還提高了實驗的準確性。
盡管國內品牌在低端市場已經有所建樹,但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并沒有多大成見,這主要是因為國產納濾膜進水通量、污染溶出殘留等方面存在技術缺陷。然而,李蕭并沒有放棄,他帶領團隊致力于解決這些問題,突破技術限制。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李蕭在學校申請了專項實驗室的,并在材料學院王章慧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初步的市場調查和實驗。后來,實驗室團隊依托校企合作的平臺,成功與方太有限公司合作,有了專業公司和老師的指導,團隊開始穩步發展。
經過多次試驗,團隊確立了“超親水表面”構建技術和原位納米復合法為主的初步改進方案。這一方案相比于傳統的國內外納濾膜而言,具有更高的透水性和更好的過濾選擇性,并且更加干凈的圖譜還提高了實驗的準確性。相關技術已經申請了自己特有的專利,為自己的技術夯實了保障。
產品在小試生產后,通過校企合作渠道送至多方進行產品檢驗和銷售檢驗,均獲得了良好的評價。如今,李蕭的團隊已經著手成立公司,以進一步展為水體消毒副產物處理貢獻更多力量。
李蕭和他的團隊展現了青年人的無畏精神和堅韌不拔的心性。他們通過研發纖維素納濾膜,成功解決了現有納濾膜濾水性差的難題,為“卡脖子”技術的突破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勵志故事激勵著年輕人要試驗發現問題,實踐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