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源軟件行業SWOT分析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開源軟件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分析,我國開源軟件產業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起步相對較晚,在開源社區觸發期、發展期、協作期、結晶期與流行期的5個發展階段中,中國的開源社區平臺大多處于前3個階段,僅有極少數開啟了商業化良性互動。從參與企業類型來看,云計算企業是國內參與開源軟件市場的主體。
目前我國開源社區平臺主要有開發者社區、代碼托管平臺、開源基金會、開源組織。從現狀上看,我國的開源軟件發展時間較短,目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3~5年將迎來高速發展時期,處于發展成熟期的各軟件企業都有望加入到開源陣營中來,為國內的軟件產業發展帶來更強增長動力。
通過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時隔12年發布的兩次開源社區統計分析,可以看出我國開源社區發展逐步呈現兩級分化趨勢,項目型社區的數量有所增加,可是發展后勁不足。關注這些項目型社區,可以發現其轉型分化有3個特點。
第一,部分項目型社區正在試圖直接選擇第三代開源社區(全球開源社區、開源基金會)作為宿主社區,如CNCF基金會下的TiKV項目,Apache基金會下的SkyWalking、Kylin、Pulsar等。此類走國際路線的項目型社區,可以凝聚更多資源,項目可服務全球市場,最終融入全球領先的第三代社區。這一整套國際化路線的門檻較高,需要對語言溝通、開源文化、國際社區規則和管理機制全面了解并熟練運用,這讓很多國內開發者望而卻步。
第二,開源項目由發起公司來主導運營的第二代開源社區,如OpenEuler、Deepin深度操作系統社區、Ubuntu-Kylin等,此類走自主路線的項目社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將企業自主與開放共治的社區基因再平衡?這是社區可以獲取外部資源的前提條件,此外還需要有專業的開源治理專家和社區運營團隊,僅以企業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難以玩轉社區。
第三,開源項目圍繞具體的特定技術生態系統來匯集,如阿里的云棲開發者社區,其雖有多個項目孵化,但核心技術或產品是由單一公司提供,依然屬于第二代開源社區,受發起公司或核心技術企業資助。此類走生態路線的項目社區需要有足夠的資源投入,如果體量不夠,這種模式很難堅持下去,畢竟社區內多個項目客觀上分散了關注度和資源,選擇這條路線的企業需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否則就應該聚焦于一個項目,集中力量,循序漸進。
中國開源軟件行業發展潛力評估
全球開源項目的數量增長迅速,中國開發者與開源項目均實現迅速增長,高質量項目數量同步增多。“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出了支持數字技術開源社區等創新聯合體發展,完善開源知識產權和法律體系,鼓勵企業開放軟件源代碼、硬件設計和應用服務。
中國信通院發布的《開源生態白皮書(2021)》顯示,我國在全球最大開源平臺GitHub上的貢獻者數量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2020年,GitHub平臺上中國貢獻者數量增加了37%;而在另一個開源平臺Gitee上,中國貢獻者的數量更是增加了50%,總量超過了600萬人。第三方中立的支持開源項目孵化的組織和基金會在國內也開始興起。
隨著“支持數字技術開源社區等創新聯合體發展,完善開源知識產權和法律體系,鼓勵企業開放軟件源代碼、硬件設計和應用服務”被明確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工信部也于2021年底發布《“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建設2~3個有國際影響力的開源社區,培育超過10個優質開源項目”的目標,并積極推動開源項目的發展。
中國開源軟件行業發展趨勢預判(疫情影響等)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要實現“產業基礎實現新提升,產業鏈達到新水平,生態培育獲得新發展,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的“四新”發展目標。到2025年,規模以上企業軟件業務收入突破14萬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工業APP突破100萬個,建設2-3個有國際影響力的開源社區,高水平建成20家中國軟件名園。
開放、平等、協作、共享的開源模式,加速軟件迭代升級,促進產用協同創新,推動產業生態完善,成為全球軟件技術和產業創新的主導模式。
當前,開源已覆蓋軟件開發的全域場景,正在構建新的軟件技術創新體系,引領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全球97%的軟件開發者和99%的企業使用開源軟件,基礎軟件、工業軟件、新興平臺軟件大多基于開源,開源軟件已經成為軟件產業創新源泉和“標準件庫”。
如今開源軟件在中國具有可觀的市場發展潛力,‘十四五’規劃對開源軟件的大力支持為行業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政策基礎,同時,中國開源貢獻者規模快速增長,增速全球第一,數量位居全球第二,而這也成為了中國企業軟件超車的關鍵一環和核心利器。
開源對企業的商業價值通常通過“引流”來實現,在某種意義上,這可以類比為一些2C的軟件“先免費,再收費”或“免費軟件+付費服務”的業務模式。如果我們以軟件產業商務拓展的雙漏斗模型來衡量開源戰略的商務價值,對比常規的閉源商業軟件業務模式,開源軟件在用戶觸達、加深產品了解、便捷化試用這三個主要的“售前”環節具備顯著的優勢,而在初期的“售中”流程方面可能遇到一些困難——換言之,整體來看軟件開源代表著一種“廣觸達,少轉化”的推廣模式。從商業成功的角度上講,促進轉化的關鍵仍然是產品本身的創新性、競爭力以及付費業務的價值量,企業開源運營能夠幫助企業進行軟件創新,但這更與企業本身的投入規模、戰略規劃等有關。
更多開源軟件行業深度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開源軟件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