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無線技術的不斷演進和迭代發展,無線經濟規模持續擴大,內部結構趨于穩定,無線賦能成為無線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
無線經濟是指通過無線網絡技術,實現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從而推動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人民福祉提升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無線經濟的核心在于“連接”,即通過無線網絡技術將人、設備、信息、服務等進行連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無線經濟包括無線產業、無線賦能以及無線治理三部分,無線電管理為無線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發展無線經濟是構建大國競爭優勢的迫切需要。無線經濟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領域,5G網絡、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為無線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此外,中國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無線經濟的發展,為無線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
無線產業是無線經濟的基礎。無線產業的上游是直接利用頻率資源的電子元器件、芯片和集成電路的基礎制造業;中游是基于基礎制造業生產通信、廣播、定位和導航等各類無線技術設備、系統、終端的設備制造業;產業下游是利用無線電設備提供通信、廣播、定位和導航等無線電應用的服務業,涵蓋了移動互聯網、無線相關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
無線經濟領域不斷涌現出新方向和新賽道,如5G、車聯網、北斗衛星導航等,這些領域的發展為無線經濟注入了新的動能和優勢。同時,無線賦能的廣度及深度也在有效提升,對無線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更加穩固。
我國無線經濟規模不斷擴張。近年來,無線經濟蓬勃發展,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無線經濟規模達到 6.2 萬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61.88%,2017-2022年中國無線經濟市場規模以年復合增長率29.27%的速度增長。目前我國經濟尚處在突發疫情等嚴重沖擊后的恢復發展過程中,無線經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無線經濟市場規模占GDP比重從2017年的4.2%上漲至2021年的5.4%,無線經濟發展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穩定運行、質量提升的關鍵動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無線經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顯示: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無線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滲透,引發生產生活方式和產業生態的革命性變革。無線經濟發展成為帶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關鍵力量,其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無線經濟內部結構形成“四六”格局,無線賦能成為無線經濟主要組成部分。2021 年無線賦能規模為3.6 萬億元,占無線經濟比重的58.06%;我國無線產業規模為2.6 萬億元,占無線經濟比重為41.94%。從經濟規模來看,2021年,珠三角地區無線經濟規模最大,達到2.30萬億元,占全國無線經濟規模比重37%。長三角地區次之,無線經濟規模達到1.47萬億元,占比23.75,京津冀地區、川渝地區規模分別達到0.67萬億元、0.48萬億元,分別占比10.8%和7.7%,西北地區及東北地區發展較為緩慢,其經濟規模分別為0.07萬億元和0.05萬億元,分別占比1.1%和0.8%。其他地區占比19%。
中國無線技術專利申請數量近兩年呈現下降態勢,截止至2022年中國無線技術專利申請數量為153項,同比2021年下降125項,說明目前國內市場無線技術逐步走向成熟。根據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無線技術新型企業數量呈現上漲態勢,2019年中國無線技術新增企業數量達到峰值,新增企業數量為3036家,從2020年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無線經濟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網絡安全、數據隱私保護等問題。因此,行業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也需要加強風險管理和安全性評估,確保無線數字服務的穩定、安全和可靠。
5G技術以其高速、低時延、大連接的特點,將使得無線網絡的覆蓋面更廣,應用場景更豐富。這將為無線經濟行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此外,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也將與無線經濟深度融合,共同推動行業的創新發展。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無線設備的普及,以及移動辦公、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新型應用模式的興起,人們對無線網絡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將為無線經濟行業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綜上所述,無線經濟行業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相當樂觀。在技術創新、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共同推動下,無線經濟行業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無線經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