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流通涉及多個環節和參與者,從種植端開始,經過采摘、初包裝、存儲等步驟,再進入加工包裝環節,包括清洗、分選、裝箱等。在這個過程中,農產品采摘后經過初包裝進入冷庫預冷,降低生理溫度,儲存,然后進入加工包裝環節。機械化生產線化程度較高,例如蘋果類的還要經過打蠟(食用蠟)以增強保鮮效果。每箱水果上都有標簽標明品種、規格、箱種、農場號、包裝廠號、包裝日期等信息,確保產品質量和追溯性。
包裝好的水果隨后由當地采購商統一采購,根據市場供求關系和水果品質進行定價,再售賣給消費市場的一級批發商,有的商品甚至會有二級批發商。水果進入批發市場后,再由當地零售商進行采購,并進入到消費市場零售渠道,例如超市、生鮮店鋪、社區小店、社區團購等。
傳統的流通環節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較長的周轉時間和繁瑣的交易環節導致種植端的利潤被層層削弱,零售價居高不下,而水果的新鮮度也很難保障。因此,現代化的水果流通模式正在不斷探索和發展中,如電商平臺和物流企業的介入,以及冷鏈物流等技術的應用,都在努力提升水果流通的效率和品質。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水果流通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分析
水果流通行業的產業鏈供需布局
在供應端,水果種植是產業鏈的起點。果農或種植基地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條件,選擇種植適宜的水果品種,并通過科學的種植管理確保水果的產量和質量。采摘后,水果進入初加工環節,包括清洗、分選、包裝等,以提高其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水果進入流通環節。流通商扮演著連接種植端和銷售端的重要角色。他們通過采購、儲存、運輸等手段,將水果從產地運往銷地,確保水果的及時供應。在這個過程中,冷鏈物流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它能夠確保水果在運輸過程中保持新鮮度和口感。
在銷售端,水果進入零售市場,包括超市、生鮮店、電商平臺等。零售商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采購并銷售水果。隨著消費者對品質和健康的需求不斷提高,零售商也在努力提升水果的品質和服務水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從需求角度來看,消費者對水果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不同季節、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對不同品種的水果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水果流通行業需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調整供應策略,確保水果的供應量和品質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在供需關系方面,水果流通行業的供需關系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氣候變化、種植技術、市場需求、政策環境等。為了保持供需平衡,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需要緊密合作,加強信息共享和溝通協作,以應對各種市場變化和挑戰。
數據來源:行行查
2021年,中國水果零售行業市場規模為12290億元,同比增長10.5%。到2023年,行業規模增長至14320億元。這一增長得益于人均消費支出的增加、飲食消費升級和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
中國水果零售的渠道主要包括農貿市場、現代零售(包括商超、生鮮超市、便利店)、電商渠道、水果專營零售(包括水果專營連鎖零售及夫妻店)。傳統農貿市場正在被電商和采用新零售一體化的現代零售、水果專營連鎖零售所替代。新零售模式依靠科技手段把握客戶的購買習慣,提供更便利的購物體驗和更多的選擇。
隨著供應鏈的發展和冷鏈倉儲物流技術的升級,水果的配送時效提升,水果損耗率降低,使得消費者可以及時享受到新鮮高品質水果。2021年,國產水果零售規模占總零售規模的88%,進口水果零售規模占12%。東南亞地區是中國進口鮮果的最主要原產地,進口水果的零售額約占中國進口鮮果零售總市場規模的63.2%。中國品牌鮮果分銷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約1341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約368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28.8%。
水果流通行業的發展前景
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對水果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尤其是在品質、口感、營養價值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為水果流通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消費者對購買渠道的多樣性需求也在增加,線上購買、社區團購等新型消費模式為水果流通行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冷鏈物流、智能化倉儲管理等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水果的保鮮度和流通效率,降低損耗率,從而提升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此外,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也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優化供應鏈,提升運營效率。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水果流通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同時,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