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民宿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入住民宿,體驗當地的獨特文化和風情。特別是在一些熱門旅游目的地,民宿的數量和品質都得到了顯著提升。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閑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為外出郊游或遠行的旅客提供個性化住宿場所。
民宿市場的不斷成熟與發展,民宿預定來源依然集中在以攜程為代表的OTA類和以途家、木鳥為代表的頭部垂類平臺上,且垂類平臺的占比不斷攀高,而其他平臺訂單分散,占比有限。但例如“帶著寵物去旅行”等新平臺的出現,卻滿足了細分市場的需求。另外,尋找生機的旅行社大舉介入民宿銷售,逐漸成為民宿更加重視的銷售渠道。還有傳統營銷手段如高鐵站廣告,也開始被民宿采用。
數據顯示,從2018-2020年在線房東數量的增長曲線來看,雖然增速不及去年,但整體增長數量可觀,民宿市場依然不失為一個值得投資的好選擇。2020年是被疫情黑天鵝包圍的一年,但同時也是我國扶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受國家政策支持,鄉村民宿在2020年得到迅猛發展,房源數量增長較快,同時帶動整個民宿市場房源量的增長。2020年國內房源數為300萬個左右,同比2019年增長140萬個。
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空間大,民宿具備與其他產業融合的優勢,是實現結構升級的有利切入點。我國的第三產業發展具有二元性,具體表現為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整體來看第三產業領跑趨勢明顯,但農村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第一二產業比重過大,同時第一產業的勞動力過剩形成富余。
而民宿產業可以通過在鄉村的布局擴大第三產業在農村的比重,將勞動力資源從農業、手工業引入服務業,拉動農村經濟發展第三產業發展應對一產和二產的轉型升級起到帶動作用,而帶動的關鍵在于產業融合發展。民宿是鄉村產業結構升級的有利切入點。新興民宿應脫離以自然資源為賣點的傳統模式,形成以產業資源聯動(種植、手工業等)為賣點的新模式。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民宿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顯示:
民宿作為一種新型的非標準住宿業態,逐漸成為發展休閑旅游業的“新寵”,2019年中國民宿行業市場規模達211億元,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國民宿行業市場規模下滑明顯,2021年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中國民宿市場逐步復蘇,2022年受疫情反復影響,中國民宿行業市場規模降至199億元,其中,在線民宿約占62.33%。
在線民宿預訂房客畫像:年輕女性更青睞民宿作為新型住宿方式,民宿憑借多樣化的優勢占據年輕女性用戶的消費心智,“她經濟”在民宿行業表現突出。從數據來看,女性用戶占比以10%的優勢高于男性,從年齡來看,31歲以下用戶占比79%,可見民宿的用戶群體以年輕人為主。
中國民宿資本市場整體逐步降溫,投資者也不再盲目跟風,回歸理性,2022年中國民宿市場共發生6起投融資事件,投融資額完成3.29億元,從投資輪次分布來看,天使輪占33.3%,A輪占33.3%,C輪占16.7%,Pre-A輪占16.7%。
民宿作為住宿產業重要的一環,未來的發展將逐步開始走向品牌化和集群化,不再是散打原始的模式。住宿與餐飲業態的占比過高,民宿的業態延伸空間大,產業資源的引入將有利于民宿開發多渠道收益,在提升收入的同時提高民宿的抗風險能力。例如文創、實體類的商品可以打破時空限制,持續與消費者發生關聯。這是提升消費者長期價值的有效方式。文旅綜合體的建成無法依靠單一主體,而是涉及多方合作,包括: 民宿品牌方、政府、地產商、產業資本、文旅公司等。
隨著消費者對旅行體驗的追求日益個性化,民宿行業也將進一步細分,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獨特需求。同時,品牌化也將成為民宿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大型民宿品牌通過提供標準化、高質量的服務,吸引并留住忠實客戶。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將更多地應用于民宿行業。這些技術不僅可以提升民宿的運營效率,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入住體驗。例如,通過智能客房系統,消費者可以遠程控制房間設備,享受更加舒適的住宿環境。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民宿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