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能源署發布《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和《清潔能源市場監測》兩份報告。該機構在這兩份報告中指出,得益于太陽能、風能、核能等清潔能源發展和電動汽車等技術快速推廣,2023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低于2022年。2023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374億噸,較上一年增加4.1億噸,增幅為1.1%,這一增量低于2022年的4.9億噸。
報告認為,總體而言,過去5年,清潔能源技術的廣泛應用減少了對化石燃料的需求,為全球加速清潔能源轉型提供了機遇。
國際能源署同時指出,全球清潔能源發展仍不平衡。中國清潔能源技術發展繼續大幅領先,2023年發達經濟體和中國占全球新建太陽能光伏和風力發電站的90%,以及電動汽車銷量的95%。
中國仍然是最大的清潔能源市場,去年的支出達到6760億美元。全球電動汽車支出增長36%,至6340億美元,成為投資最多的行業,超過了可再生能源,后者的支出增長了8%,達到6230億美元。
清潔能源,也被稱為“綠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夠直接用于生產生活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綠氫等,這些能源在消耗之后可以恢復補充。
壯大清潔能源產業是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實現充分消納則是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保障。
發展清潔能源已經成為我國的一大戰略,如今更是已經上升到了生態環保的高度上。再者,此前制約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最大問題,來自于機制與技術領域,如今政策已經明確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更是打消了清潔能源產業投資者的顧慮,在此基礎上,清潔能源產業必將會再次掀起一波投資的高潮。
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了“碳達峰十大行動”,在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方面,提及電力、氫能、天然氣等多種能源路線和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重型貨運車輛、船舶、機場等多種交通場景。積極擴大電力、氫能、天然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等新能源、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
方案對此設定的目標為,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國家鐵路單位換算周轉量綜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陸路交通運輸石油消費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清潔能源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我國清潔能源生態圈中參與企業甚廣。以風電領域為例,上游主要是風電的零部件制造商,上市的企業包括中材科技、雙一科技、日月股份、禾望電氣、金雷股份等;中游主要是風電整機和風塔的制造商,上市的企業包括金風科技、明陽智能、天順風能、泰勝風能等;下游主要是風電運營商,上市的企業包括中廣核新能源、大唐新能源、北控清潔能源等。
目前國內清潔能源產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龍源電力(001289)、大唐新能源(01798)、中廣核新能源(01811)、國電電力(600795)、國投電力(600886)、華潤電力(00836)、中國電力(02380)、京能清潔能源(00579)等。
中國清潔能源發展前景廣闊
展望未來,中國清潔能源發展前景廣闊。在全球范圍內,各國正積極推動清潔能源轉型,以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市場,將繼續發揮引領作用,推動全球清潔能源事業發展。
報告對我國清潔能源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清潔能源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清潔能源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清潔能源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清潔能源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