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實施以來,我國糧食產量連續邁上1.1萬億斤、1.2萬億斤、1.3萬億斤的臺階。2023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1.39萬億斤,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
當前,春耕備耕已由南向北逐漸展開。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明確糧食產量1.3萬億斤以上。
中國糧食作物主要由谷物、豆類和薯類組成,習慣上又稱為中國有四大糧食作物,即稻谷、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種植相關企業分布廣泛,地域差異較大。中國人口占全球19%,但耕地只占全球9.5%,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消費者從“吃飽”向“吃好”轉變,食物消費結構持續升級。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與其他國家相比,農業水平較為薄弱,所以我國一直重視農業的發展,在生產和貿易兩方面都積極地給予支持和保護,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物質保障。
2023年,江蘇省夏糧集中收購期累計入庫176億斤,居全國第四,秋糧集中收購期累計入庫191億斤,居全國第二。地方儲備持續擴增,全省地方原糧儲備規模遠超國家要求。此外,應急能力也穩步提升,全省共建立糧食應急供應網點2572家、應急加工企業404家、應急儲運企業171家、應急配送中心96家,糧食應急保供網絡覆蓋全省。
2023年,江蘇推進糧食物流核心樞紐、節點城市和物流產業園區建設,指導4個國家糧食物流核心樞紐城市完成建設方案編制。爭取省財政資金9.5億元,支持建倉項目39個,建設倉容207萬噸。
糧食物流,狹義地講,就是根據不同需求,選擇最佳運輸路線、最廉價運輸工具而進行的糧食實物移動的活動,以達到最佳經濟和社會效益。廣義地講,糧食物流是指糧食從生產布局到收購、儲存、運輸、加工到銷售整個過程中的商品實體運動,以及在流通環節的一切增值活動。它涵蓋了糧食生產布局、品種流向確定、購銷糧食的擺布、糧食實體運動所必需的裝卸存運及加工增值的環節鏈系統。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糧食物流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從糧食運輸方式看,主要是鐵路、公路和水路運輸。鐵路運輸,主要承擔從收納庫到終端庫的糧食運輸,運量大、連續性強,鐵路糧食運輸在發達國家仍占有較高的比重。公路運輸,主要承擔糧站庫到收納庫之間的糧食運輸。
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阿拉山口口岸以其獨特的區位、政策優勢和日益完善的交通網絡,正逐漸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阿拉山口還依托通道優勢加大與周邊國家糧食貿易合作,加快糧食現代物流中心建設。目前,已吸引15家進口糧油龍頭加工企業落地綜保區。綜保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顯著降低了物流成本。
通過充分利用進口糧食指定口岸資質,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正積極發展糧油儲備和加工產業,加快形成進口、加工、運輸、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將“通道經濟”轉化為“產業經濟”,為阿拉山口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加油。
阿拉山口綜保區黨工委委員、綜保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艷旗說:“一方面,我們認真落實自治區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十四五’規劃,加快推進跨境糧食物流園的建設,持續完善糧食的倉儲、物流設施,包括我們的筒倉,著力打造數字化、自動化、智慧化的進境糧食監管體系;另一方面,我們在積極爭取上級的多方面的支持,推動區內的企業不斷提升產品的加工能力,特別是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水平,努力為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
報告對國際、國內糧食物流行業市場發展狀況、關聯行業發展狀況、行業競爭狀況、優勢企業發展狀況、消費現狀以及行業營銷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總結中國糧食物流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糧食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
想要了解更多糧食物流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糧食物流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