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的原材料可分為正極、負極、隔膜和電解液四大類。鋰離子電池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往返的嵌入和脫嵌來完成充放電的過程。
作為四大材料之一的電解液,在電池正負極之間起到傳導輸送能量的作用。電解質是電解液的核心組成部分,六氟磷酸鋰是主要電解質材料,目前從對電解質的性能要求來看,六氟磷酸鋰綜合性能最好。從電解液的構成來看,六氟磷酸鋰、溶劑、添加劑等核心原材料占比約90%,其中六氟磷酸鋰占比達30%-50%。
添加工業級碳酸鋰能夠起到降低電解質的揮發性、粘性及熔點等作用,借助電解質的導電性來減少熱損失,提高電流效率,節能和延伸電解槽的使用壽命,電池級碳酸鋰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添加劑,不僅能夠顯著提高電池的安全性能,而且可延長使用壽命。
我國是碳酸鋰生產大國,國內碳酸鋰產量平穩增長,從2016年的年產7.8萬噸增長至2022年的35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28%,并且我國碳酸鋰生產區域與企業分布相對集中,產業集中度較高。
碳酸鋰電解質行業商業模式
從商業模式看,碳酸鋰電解質的價格基本按照"加工費+成本溢價+技術溢價"的方式定價。(1)加工費:公開電解質配方/與電解質廠合作研發配方+電解質廠代工。這種模式下,動力電池會將生產交由電解質廠商代工,后者只能收取代工費,動力電池廠商提供配方或者與電解質廠一起合作配方。
整體代工業務競爭激烈,電解質廠商利潤空間非常有限。(2)成本溢價:是指通過布局溶質、溶劑和添加劑向上游一體化,賺取購買原材料環節節省的利潤。(3)技術溢價:是指電解質廠自研配方及生產電解質,即掌握特殊電解質配方所賺取的技術溢價。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碳酸鋰電解質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預測報告》顯示:
從我國碳酸鋰生產企業分布結構來看,上游生產商總量共有50—60家,行業集中度較高。2022年,全國產量居前十位的企業碳酸鋰產量合計為20萬噸,約占總產量的57%,生產格局較為集中。其中,產量最大的企業南氏鋰電2022年產量為3.3萬噸,占比9%,行業尚無絕對壟斷龍頭出現。
從碳酸鋰產品類型分布來看,電碳和工碳的產量分布較為均勻。其中,電池級產品產量稍多,2022年的生產總量約為18萬噸,約占總產量的51%;工業級年產量17萬噸,約占49%。
在產業鏈整合方面,行業領先企業正在通過產業鏈一體化和規模化優勢來鞏固市場地位。這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優化,提高了產品性能和降低了成本,從而增強了市場競爭力。這種趨勢預計將導致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推動碳酸鋰電解質行業的健康發展。
2024年1月國內碳酸鋰產量約4.2萬噸,環比-5.6%,同比15.6%。分原料情況看,部分輝石料鋰鹽企業由于行情低迷,且冬季礦端的開采和運輸效率較低,存在減停產情況導致產量減少,但部分鋰鹽企業代工訂單增量和個別新投產企業爬產而抵消整體減量;而多數外購鋰云母的中小型鋰鹽企業持續虧損而整體減量;多數回收料鋰鹽企業也在持續虧損狀態下選擇進行減停產。
進入2月,多數鋰鹽企業的生產部門春節假期休假和集中檢修季將成為碳酸鋰產量的主要擾動因素,疊加行情低迷下多數中小型鋰鹽企業于1月中下旬開始選擇進行、減、停產,國內碳酸鋰產量將顯著減少,預計國內2月碳酸鋰產量約3.2萬噸,環比-22.9%,同比3.9%。
隨著政策的積極推動,新能源動力車市場預計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從而推動電解質需求的持續增長。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也體現了社會對可持續能源轉型的堅定承諾。碳酸鋰電解質的國產化進程正在加速,這預示著未來碳酸鋰電解質的產能將迅速增加,整體出貨量也將保持高速增長。這一變化不僅將提升國內新能源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也將進一步推動全球新能源市場的繁榮發展。
隨著碳酸鋰電解質國產化進程的加快,國內碳酸鋰電解質的產能將迅速增加,整體出貨量也將保持高速增長。這將有助于提高國內新能源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同時也將推動碳酸鋰電解質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
從長期視角來看,行業領先企業在本輪供給緊張中展現出的產業鏈一體化和規模化優勢愈發明顯。這不僅體現了這些企業在技術創新、生產管理等方面的領先地位,也預示著未來市場集中度有望繼續提升,進一步鞏固行業龍頭企業的市場地位。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碳酸鋰電解質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