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國核能發電量占比為4.86%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1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共55臺(不含臺灣地區),裝機容量為57031.34MWe(額定裝機容量)。2023年1-12月全國共有2臺核電機組投入商運。2023年1-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89092.0億千瓦時;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4333.71億千瓦時,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86%。
2023年1-12月,全國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4333.71億千瓦時,比2022年同期上升了3.98%;累計上網電量為4067.09億千瓦時,比2022年同期上升了4.05%。
與燃煤發電相比,2023年核能發電相當于減少燃燒標準煤12339.56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2329.64萬噸、二氧化硫104.89萬噸、氮氧化物91.31萬噸。
2023年1-12月,我國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7661.08小時,平均機組能力因子為91.25 %。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介紹,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法規和環境輻射監測標準以及國家核安全局批準的排放限值,我國運行核電廠對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進行了嚴格控制,并對核電廠周圍輻射環境進行了有效監測。
核能發電是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它是實現低碳發電的一種重要方式。
它與火力發電極其相似。只是以核反應堆及蒸汽發生器來代替火力發電的鍋爐,以核裂變能代替礦物燃料的化學能。除沸水堆外(見輕水堆),其他類型的動力堆都是一回路的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在蒸汽發生器中將熱量傳給二回路或三回路的水,然后形成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沸水堆則是一回路的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變成70個大氣壓左右的飽和蒸汽,經汽水分離并干燥后直接推動汽輪發電機。
核能發電利用鈾燃料進行核分裂連鎖反應所產生的熱, 將水加 熱成高溫高壓,核反應所放出的熱量較燃燒化石燃料所放出的能量要高很多(相差約百萬倍),而所需要的燃料體積與火力電廠相比少很多。核能發電所使用的的鈾235純度只約占3%-4%,其余皆為無法產生核分裂的鈾238。
舉例而言,核電廠每年要用掉50噸的核燃料,只要2支標準貨柜就可以運載。如果換成燃煤,則需要515萬噸,每天要用20噸的大卡車運705車才夠。如果使用天然氣,需要143萬噸,相當于每天燒掉20萬桶家用瓦斯。換算起來,剛好接近全臺灣692萬戶的瓦斯用量。
全球能源十分缺乏,為了響應節能、環保、減排,世界各國在大力加速發展核能能源,近年來全球核能發電量快速增長,2019年全球核能發電量達2796.6太瓦時,較2018年增加了100.02太瓦時,同比增長3.71%,2020年較2019年有所下滑,2020年全球核能發電量為2700.1太瓦時,較2019年減少了96.50太瓦時,同比減少3.45%。
英國是全世界最早發展核電的國家之一,英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業運營核電站。結合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英國政府對核能產業給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攻堅歷程,英國核電積累了世界領先的技術經驗,建立了成熟發達的人才基地,形成了成套的產業鏈及完備的配套服務體系。英國的核行業擁有超過40億英鎊營業額。
國際能源署日前發布《電力2024》報告稱,到2025年,隨著法國核能發電量攀升、日本幾座核電站恢復運行,以及一些國家的新反應堆投入商業運營,預計全球核能發電量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核能發電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目前,全球核能發電的發展存在一些差異。在某些國家和地區,核能發電已經成為重要的能源供應方式,而在其他一些國家,核能發電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不過,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調整和清潔能源的加速發展,核能發電的發展前景仍然廣闊。總的來說,核能發電是一種具有潛力的能源供應方式,但需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發展和應用。
核能發電的未來發展也受到政策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在一些國家,核能政策的變化可能會影響核能發電的發展。例如,一些國家可能會更加重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而減少對核能發電的依賴。此外,公眾對核能安全的關注和環保組織的反對也可能會影響核能發電的發展。
報告對我國核能發電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核能發電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核能發電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核能發電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核能發電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