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硅,又稱金屬硅,是由硅石(SiO2)經碳質還原劑(如石油焦、洗精煤、木炭等)在礦熱爐中還原所得,硅含量不小于98.7%。工業硅位于硅基材料產業鏈的頂端,是“硅能源”產業鏈發展的核心原料。
工業硅呈暗灰色,具有金屬光澤,雖然看似金屬,但其化學反應中更多地顯示出非金屬性質,導電率介于金屬和非金屬之間,通常被稱為半金屬,即半導體屬性。
2023年全球工業硅產能合計約為853.5萬噸,同比增長9.7%,總產能維持增長,但同比增速有所下降。從產能分布看,中國、巴西、美國、挪威、法國、俄羅斯以及德國是全球主要的工業硅產地,其中,中國的工業硅產能又占據絕對優勢。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前,我國工業硅產業在多個關鍵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推動了行業的整體升級與轉型。具體而言,在工業硅生產環節,我們成功實現了裝備的大型化、工藝的綠色化、生產的自動化以及原材料的標準化建設。這一系列突破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也顯著增強了環境友好性。其中,大型礦熱爐的持續升級尤為關鍵,它們作為生產的核心設備,其性能的優化直接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能效提升。
同時,我們在環保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脫硫脫硝、余熱發電回收利用等綠色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并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有效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還實現了能源的高效回收利用,為工業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3年底,我國工業硅總產能達700.5萬噸,連續三年保持增長,主要依賴于下游需求拉動,新增產能的如期投產。
工業硅下游需求中,多晶硅、有機硅以及鋁合金領域對工業硅消耗較大。其中,2023年,多晶硅消耗工業硅達到182.5萬噸,大幅領先其它消費領域,占比達到53%,較2022年上升14個百分點;有機硅消耗工業硅92.5萬噸,占比27%,下降9個百分點;鋁合金消耗工業硅65.2萬噸,占比19%,下降4個百分點。
受制于歐美國家反傾銷和反補貼政策,疊加海外需求的弱勢,目前我們工業硅的主要出口國以日韓為主,日本、韓國占比合計達35%,近年來整體出口一直處于下降的趨勢中,2023年1-10月工業硅出口共計47.39萬噸,同比下降13.4%。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工業硅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目前,工業硅企業數量達200余家,2023年全國top10企業供應占比在57%,top20企業供應占比在66%,隨著頭部企業產能擴張,以及一體化配套產能,行業產能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作為多晶硅原材料的工業硅,其供應價格及穩定性,經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等產業環節的放大,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下游電站建設的進度。“十四五”期間,我國光伏行業全面進入平價時代,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預計至2025年多晶硅領域消費工業硅的數量將超過190萬噸,占國內工業硅消費量的41%,成為工業硅最大消費領域。
展望未來,工業硅行業預計將繼續保持供需雙增的態勢。一方面隨著光伏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和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的崛起工業硅需求將持續增長;另一方面隨著新增產能的陸續投放和行業擴張的逐步推進工業硅供應也將保持穩定增長。
受供需關系、成本變化、政策調整等多種因素影響工業硅價格將呈現波動走勢。但總體來看隨著行業產能集中度的提高和環保要求的提升工業硅價格有望逐步趨于穩定并呈現合理區間波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工業硅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