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和重要水利基礎設施——廣東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于(1月30日)上午正式通水。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于2019年5月6日全面開工建設,2022年全線盾構貫通。
工程西起廣東佛山順德西江干流鯉魚洲,東至深圳公明水庫,輸水線路全長113.2千米,總投資約354億元,建設總工期60個月,設計年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
工程通水后,輸水沿線超3200萬人受益,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等地生產生活缺水問題,并為香港、廣州番禺、佛山順德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同時解決擠占東江流域生態用水問題,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據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常住人口8600多萬、GDP約13萬億元,水資源安全保障十分重要。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通水后年輸水量達17.08億立方米,可支撐約1.7萬億元GDP的需水量。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經濟要素之間不適配是我國基本水情。數據顯示,我國水資源總量雖然較大,但人均水資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量最匱乏的國家之一。
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嚴峻。2022年,全國用水總量為5998.2億立方米,比2021年增加78億立方米,用水效率有所提升,用水結構不斷優化。
2021年,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952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2090立方米/人。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我國處于輕度缺水的狀態。與此同時,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衡,南北差異明顯,東西懸殊嚴重。
圖表:2018年-2022年水資源總量及人均水資源量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水資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水資源行業是指與水資源相關的產業,包括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等。水資源行業的發展狀況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我國是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擁有淡水資源總量雖然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和對生態環境質量要求的逐步提高,水資源短缺已越來越成為嚴重的瓶頸制約。
從需求結構看,農業用水一直是用水需求最大的產業,往往超過60%。其次是工業用水,需求占比維持在20%左右,第三用水需求是生活用水,最后生態用水。從占比變化趨勢看,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的需求占比逐漸增大,而工業用水的需求占比逐漸減少。
城市水資源是關乎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資源。城市水資源計量數據應用水平是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和發揮數據要素生產力的關鍵環節。
加快推進城市水資源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建設,是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的具體體現。
當前,水資源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以陜西為例,其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總量的1.48%,全省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全省71%的水資源集中分布在陜南地區,而人口和經濟總量分別占全省77%和90%的關中和陜北地區,水資源量僅為全省的29%。引漢濟渭工程對于潤澤關中、解渴陜北、帶動陜南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水利工作和節水事業,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要求從觀念、意識、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節水放在優先位置,發展節水產業。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
水資源短缺是最大區情。寧夏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依賴國家限量分配的每年40億立方米過境黃河水。進入新發展階段,用水矛盾更加突出,2023年度黃河轉入枯水年,并可能出現連續枯水年或特枯水年,預測2035年缺水總量達14.2億立方米。
因此,寧夏要與全國同步實現現代化,國家限量分配的水資源將難以支撐,亟需獲得新的用水指標保證現代化目標順利推進。
未來趨勢
從發展趨勢來看,水資源行業將朝著更加環保、高效、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隨著全球水資源日益緊張,人們對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越來越重視,這將推動水資源行業的發展。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水資源行業將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和處理效果,降低成本。
總的來說,水資源行業是一個重要的行業,它的發展狀況將直接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未來,水資源行業需要加強技術創新和環保投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和處理效果,降低成本,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水資源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水資源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水資源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關于水資源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水資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