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為灰黑色、不透明固體,化學性質穩定,耐腐蝕,同酸、堿等藥劑不易發生反應。
石墨按照來源可以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兩類,天然石墨主要來自于石墨礦,根據形狀不同可以分為鱗片狀、土狀和塊狀;而人造石墨通過易石墨化的石油焦和瀝青焦加工制成,根據內部晶體取向可分單晶石墨和多晶石墨,根據制造方法不同又可分為熱解石墨、高定向熱解石墨、石墨纖維等。
石墨具有導電、耐熱、韌性好、抗腐蝕、可塑性強、潤滑性能好等優點,可廣泛應用于冶金、機械、電子、化工、醫學、軍工、國防、航天等行業,是當今高新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非金屬材料,是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戰略性礦產資源。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石墨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根據GGII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天然石墨出貨量市占率,貝特瑞占比63%位居第一,翔豐華占比8%位居第二,杉杉股份占比6%位居第三,中科電氣占比5%位居第四,東莞凱金占比2%位居第五。
圖表:2022國內天然石墨出貨量市占率
人造石墨較天然石墨具備更好的循環性能,貝特瑞產品類型較為全面,涵蓋高能量密度、快充、長循環、高功率人造石墨,并在連續造粒、連續石墨化等新技術上率先破局。根據GGII數據,2022年貝特瑞人造石墨國內廠商出貨市占率達11%,排名第四。
圖表:2022國內人造石墨出貨量市占率
石墨是現代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不僅應用于耐火材料、電極電刷、鉛筆、鑄造、密封、潤滑等傳統工業領域,更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核電領域的關鍵資源,被譽為“21世紀支撐高新技術發展的戰略資源”。
我國是少數幾個石墨資源種類齊全的國家之一,總保有量長期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晶質石墨資源量約2.6億噸。目前,我國已形成六大石墨生產加工基地,產量占全國80%以上,其中晶質石墨主要產地有黑龍江雞西、蘿北,山東平度,內蒙古興和等。
天然石墨(鱗片石墨等)和絕大多數人造石墨制品(如碳刷、電極、坩堝、熱交換器石墨板、固體潤滑材料等)都是熱與電的良導體,高純度石墨在半導體工業中(即制造半導體材料)有多種用途,同時石墨也是電動汽車用鋰電池負極的關鍵材料。
石墨產品的應用領域較廣泛,從全球的應用情況看,按占總消費量的比例計,用作耐火材料占26%,鑄造15%,潤滑劑14%,制動襯片13%,鉛筆7%,其他(碳刷、電池、膨脹石墨等)25%。我國天然石墨產品主要用途為耐火材料、煉鋼、密封材料、碳刷、潤滑劑、鑄造、鉛筆、軍工等,且隨著市場的發展,用于鋰電池等新能源材料的占比在逐漸增大,傳統耐火材料等產業占比在逐漸減小,用于軍工、航空航天、核工業等領域的應用日趨成熟。
當前我國石墨產能在180~200萬t/a,消耗量為100萬t/a。從產能與消費端來看,國內石墨資源處于產能過剩狀態,且隨著近年從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等非洲國家石墨資源進口量的增加,產能嚴重過剩。隨著國家綠色礦山建設的需要,內蒙古地區生態保護區的結構調整,山東地區石墨礦的停工停產,黑龍江地區的開工率低等因素的影響,國內石墨精礦供需市場開始趨于平穩。
當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生產國和出口國。根據美國地質局(USGS)數據統計,2022年全球天然石墨產量共計130萬噸左右,其中中國長期占據全球天然石墨產量排行榜第一名。2022年中國的天然石墨產量為85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65.38%。同時,中國還控制著幾乎所有的石墨加工環節,主導著供應鏈的每個階段。
2023年12月,中國商務部對石墨類相關制品的臨時出口管制措施進行了優化調整,進一步規范了石墨材料及其制品的出口。根據出口管制規定,國內企業出口被管制產品時,必須取得主管部門的審批。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效率,客觀上影響了行業的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從調整后的政策來看,真正加強出口管制的主要是天然石墨,特別是天然石墨中的鱗片石墨,因為這可能會涉及軍工領域的應用。對于人工石墨來說,非但沒有更嚴格,反而放松了對一些領域的石墨產品的出口管制;而對于天然石墨的管制力度確實有所增加。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石墨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