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是裝備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概括地說,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設與養護、流動式起重裝卸作業和各種建筑工程所需的綜合性機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機械裝備,稱為工程機械。
工程機械包括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土石方施工機械、樁工機械、高空作業機械、應急救援裝備、礦山機械、叉車等,主要為基礎設施及房地產建設服務。
我國工程機械種類繁多,是全球工程機械產品類別、產品品種最齊全的國家之一,擁有20大類、109組、450種機型、1090個系列、上萬個型號的產品設備。正因為我國工程機械品類齊全,系列化、成套化優勢突出,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工程機械裝備保障。
工程機械行業總體需求量與固定資產投資額密切相關,受宏觀經濟周期性變化的影響,具備一定的周期性。
工程機械行業屬于高技術壁壘與資金、勞動力密集型行業,生產制造呈現多品種、小批量、零部件多、制造工藝復雜等特點,行業進入門檻較高,行業景氣度與宏觀經濟及固定資產投資、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投資密切相關,當前行業已進入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特點
一是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國產替代持續加速。近年來,工程機械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通過技術積累競爭勝出的龍頭企業在品牌效應、規模效應等方面優勢越來越突出,資源進一步向龍頭聚攏,強者恒強效應凸顯,行業集中度有望繼續提升。伴隨我國工程機械制造水平的提升和產品競爭力帶來的優勢,國產替代趨勢持續加深。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版工程機械市場行情分析及相關技術深度調研報告》顯示:
二是行業周期波動性趨于緩和。環保政策趨嚴、機械替代人工趨勢加深以及“兩新一重”、“一帶一路”建設縱深推進等利好驅動,平滑行業周期性波動。此外,高空作業平臺人均保有量和產品滲透率均遠低于發達國家,發展空間十分廣闊,將以其高成長性助力工程機械可持續穩健發展。
三是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轉型。進入智能互聯時代,以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日新月異,為工程機械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充分賦能。與此同時,中國人口紅利減弱、現代施工項目大型化、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以及客戶對產品價值提升的訴求等,要求行業加快往自動化、數字化與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目前已形成了各類機械規模巨大的存量市場,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統計,截至2022年底我國挖掘機市場10年保有量約為220萬臺。
工程機械行業內部子行業眾多,產品覆蓋范圍廣泛,行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除少數先進生產制造技術行業外,大部分行業不具備壟斷性。同時,工程機械行業參與者快速增多,內部競爭激烈,市場集中度低。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梯隊。第一梯隊為三一重工、柳工、徐工機械和中聯重科四大巨頭企業,營收規模在100億以上,其中三一重工和徐工機械營收在400億元以上。
第二梯隊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潛在力量,包括安徽合力、杭叉集團、山河智能等,營收規模在40-100億之間。
第三梯隊為營收規模在1-10億的企業,此類企業規模較小,產品研發投入較低,在某個細分領域有一定的知名度,如艾力精密、廈工股份等。
第四梯隊為眾多中小企業,技術含量較低且產品同質化較高,但具備價格優勢,主要布局中低端產品市場。
當前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已成功參與電動化產品的國際標準制定工作,中國工程機械制造業規模全球第一,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目前電動化產品利潤率遠高于傳統內燃產品,將帶動企業營收利潤天花板不斷上行。
另外國內頭部工程機械企業電動化的先發優勢明顯,相關產品在歐美發達國家地區備受青睞,帶動中國工程機械品牌效應提升,未來行業電動化大潮到來之后,全球競爭格局將重塑,國內龍頭有望躍居全球龍頭。
在國家產業政策導向下,行業企業系統性構建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民族品牌逐漸降低對國外產業鏈供給體系的依賴。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國內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提高。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版工程機械市場行情分析及相關技術深度調研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