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2024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傳來重磅消息,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位于三門峽盆地中部的靈寶函谷關鉆獲高產工業油流,經現場測試評估,確定此油井每天原油產量17.13噸,估算原油資源量將達1.07億噸,具備建設新的油氣資源接續基地資源基礎。
三門峽市位于河南省最西部,豫、晉、陜三省接壤,素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稱,礦產資源極為豐富。根據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整體部署,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圍繞全國中小盆地開展油氣資源選區評價,優選南華北地區三門峽盆地(即三門峽市)作為重點突破區,并初步圈定4個油氣遠景區。此次鉆探位于中央構造帶遠景區僅是函谷關構造預測地質資源,部署實施豫峽地1井鉆探驗證。
據靈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工程師魯增鋒介紹,從鉆井及監測結果分析:該井為自噴式高產輕質油井。鉆探測試選取豫峽地1井3層10米油層進行地層測試,24小時自噴原油17.13噸,不含水,屬輕質油。發現鉆井有工業油流是形成能源開采的第一步,也證明這里的油氣資源具有開采價值,影響深遠。
油氣資源為國家戰略性礦產,我國石油進口量超過70%,對外依存度較高,為緩解供需矛盾,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快油氣資源勘查工作。
2023年三門峽盆地及鄂爾多斯南緣盆地群油氣調查評價項目,由靈寶市政府和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立項申報,屬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主要項目之一、中央財政出資的公益性項目。
項目以靈寶市函谷關一帶為重點,涵蓋三門峽盆地及鄂爾多斯周緣斷陷盆地區域,工期3年,總投入預計6900萬元以上。2023年投入900萬元在函谷關一帶實施鉆探工程,2024年將根據勘查成果開展相應工作。
另外,我國中小型盆地數量多,勘探空白區面積大,油氣資源潛力大,是下一步油氣資源接續基地建設的重要領域之一。中國地質調查局攻關團隊創新提出了三門峽盆地油氣成藏新認識,并通過鉆探進行有效驗證,有力推動了中原地區油氣資源接續基地建設,對我國中小盆地油氣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示范和借鑒意義。
1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油氣產量當量超過3.9億噸,連續7年保持千萬噸級快速增長勢頭,年均增幅達1170萬噸油當量,形成新的產量增長高峰期。
原油產量達2.08億噸,同比增產300萬噸以上,較2018年大幅增產近1900萬噸,國內原油2億噸長期穩產的基本盤進一步夯實。海洋原油大幅上產成為關鍵增量,產量突破6200萬噸,連續四年占全國石油增產量的60%以上。
頁巖油勘探開發穩步推進,新疆吉木薩爾、大慶古龍、勝利濟陽3個國家級示范區及慶城頁巖油田加快建設,蘇北溱潼凹陷多井型試驗取得商業突破,頁巖油產量突破400萬噸再創新高。
陸上深層-超深層勘探開發持續獲得重大發現,高效建成多個深層大油田,2023年產量1180萬噸,我國已成為全球陸上6000米以深超深層油氣領域引領者。
天然氣產量達2300億立方米,連續7年保持百億立方米增產勢頭。四川、鄂爾多斯、塔里木三大盆地是增產主陣地,2018年以來增產量占全國天然氣總增產量的70%。
2023年全球能源市場供需矛盾有所緩解,但在地緣沖突、氣候變化、匯率波動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國際油氣價格存在明顯震蕩波動;同時,清潔能源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期,全球能源轉型步伐依舊鏗鏘。在當前復雜形勢下,能源格局深度調整,還需在減排與安全、減緩與適應、效率與公平等復雜交織的矛盾中努力尋求平衡。
天然氣是一種優質高效、綠色清潔的低碳能源,能與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補,是推動能源供應清潔化的重要途徑,是“雙碳”目標下唯一保持增長的化石能源。
天然氣的優點包括資源豐富、排放污染低、價格低廉等,日益受到重視,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燃料,大部分人都將天然氣作為繼煤、石油之后的世界上第三大能源,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其主要成分為甲烷,是一種氣態燃料,能夠與空氣充分混合,因此其燃燒后基本沒有微粒排放,燃燒后的CO生成量也很少;與其他化石類燃料相比較而言,在開采、生產、儲藏、運輸、使用等全生命周期內產生的污染物排放量最少,因此天然氣又被人們稱之為“清潔燃料”。
2023年上半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實現了115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4%;天然氣消費量194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6%;天然氣進口量79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8%。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持續以較高速度增長,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例提升至8.40%。
從一次能源結構來看,盡管我國天然氣占比已由2000年的2.20%提升至2021年的8.90%,市場地位顯著提高,但相比全球平均水平24%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根據國家能源局預測數據,預計我國2025年天然氣消費規模有望達到4,300-4,500億立方米,年均增長8%-11%,2030年天然氣消費規模將達到5,500-6,000億立方米。
2022年,國際天然氣市場格局出現較大調整。俄烏沖突后,歐洲天然氣供應緊張,為彌補俄羅斯管道氣缺口,歐洲以溢價吸引全球LNG資源流向歐洲,打破了原有的市場供需平衡,國際天然氣現貨價格屢創新高。
在國際油價上漲的帶動下,天然氣長協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為解決能源供應危機,各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部分國家重啟煤炭等化石能源。
國內市場方面,在供給端,國家全力推進油氣增儲上產,2022年,國內天然氣生產217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4%。進口方面,2022年,我國天然氣總進口量約10925萬噸,同比下降9.9%,進口金額總計4682.87億元,同比上漲30.3%。
在中俄東線逐步放量的推動下,2022年進口管道天然氣約4581萬噸,同比增長7.8%。因LNG價格高企及部分資源轉口歐洲,我國進口LNG約6344萬噸,同比下降19.5%。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天然氣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與全球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例仍有較大差距。長期來看,天然氣具備顯著的增長潛力。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預測,2020-2050年全球天然氣生產與消費總量的增長率均在42%左右,而中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增長率將達到67%。預測,未來30年天然氣將是我國需求增長最快的能源產品之一。
我國天然氣資源豐富,發展潛力較大。截至 2020 年底,我國天然氣探明可采儲量為 8.4 萬億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及南海北部海域。
由于我國天然氣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經濟發達的中東部地區天然氣資源相對匱乏,因此天然氣管道建設成為我國天然氣應用與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天然氣產業鏈從上游氣田至終端用戶涉及長輸干支線管道、省域管網、城市燃氣管網等多個輸送環節。終端用戶的用氣價格由井口價、干線管輸費、省域管網管輸費、城市燃氣輸配費等多項費用累加而成。
天然氣的大規模勘探、開采帶來了輸配產業的發展。2022年,全國長輸天然氣管道總里程11.8萬公里(含地方及區域管道),新建長輸管道里程3000公里以上,西氣東輸三線中段、西氣東輸四線(吐魯番—中衛段)等重大工程快速建設。全國新增儲氣能力約50億立方米。
隨著天然氣產量的增加,需要建設更多的輸配設施來滿足市場需求。此外,由于天然氣具有清潔、高效的優點,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使用天然氣來替代煤炭等傳統能源,這也為天然氣輸配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根據202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我國城鎮化率提高到65.2%,仍處于城鎮化進程中,完善城市特別是縣城功能,增強綜合承載能力,有序發展城市群和都市圈,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
隨著城鎮化推進、管網設施完善、生活水平提升、大氣污染治理及新能源融合發展需要,我國天然氣需求內生增長空間廣闊。
想要了解更多天然氣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天然氣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