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是一种动态的培育过程,其培育等级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产品单项冠军。
1.创新型中小企业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指具有较健全的创新机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形成以技术、品牌、制度、管理、文化等全面而持续的创新能力,并借此获取超额利润的中小规模企业,这类企业可以看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储备库”,90%以上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由创新型中小企业经过培育和孵化后演变而来的。
图表: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体系
指标类型 | 评价指标 | 评价标准 | 得分 |
---|---|---|---|
创新能力指标 | 知识产权数量 | Ⅰ类高价值知识产权1项以上 | 20 |
自主研发的Ⅰ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 15 | ||
Ⅰ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 10 | ||
Ⅱ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 5 | ||
无 | 0 | ||
研发费用 | 5%以上 | 20 | |
3%-5% | 15 | ||
2%-3% | 10 | ||
1%-2% | 5 | ||
1%以下 | 0 | ||
成长能力指标 | 主营增长率 | 15%以上 | 20 |
10%-15% | 15 | ||
5%-10% | 10 | ||
0%-5% | 5 | ||
0%以下 | 0 | ||
资负率 | 55%以下 | 10 | |
55%-75% | 5 | ||
75%以上 | 0 | ||
专业能力指标 | 产品属性 | 战略新兴产业 | 10 |
其它类 | 5 | ||
主营占比 | 70%以上 | 20 | |
60%-70% | 15 | ||
55%-60% | 10 | ||
50%-55% | 5 | ||
50%以下 | 0 |
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为甄选和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工信部建立了涵盖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四类共十三个评价指标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图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品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 | 评价指标 | 评价标准 | 得分 |
---|---|---|---|
专业化指标 | 主营占比 | 80%以上 | 5 |
70%-80% | 3 | ||
60%-70% | 1 | ||
60%以下 | 0 | ||
营收增长率 | 10%以上 | 10 | |
8%-10% | 8 | ||
6%-8% | 6 | ||
4%-6% | 4 | ||
0%-4% | 2 | ||
0%以下 | 0 | ||
细分市场年限 | 每满2年得1分 | 最高分为5分 | |
产品属性 | 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取得实际成效 | 5 | |
属于工业“六基”领域、中华老字号名录或企业主导产品服务关键产业链重点龙头企业 | 3 | ||
不属于以上情况 | 0 | ||
精细化指标 | 数字化水平 | 三级以上 | 5 |
二级 | 3 | ||
一级 | 0 | ||
质量管理水平 | 获得省级以上质量奖荣誉 | 每满足一项加3分,最高不超过5分 | |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获得 ISO9001 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
拥有自主品牌 | |||
参与制修订标准 | |||
上年度净利润率 | 10%以上 | 10 | |
8%-10% | 8 | ||
6%-8% | 6 | ||
4%-6% | 4 | ||
2%-4% | 2 | ||
2%以下 | 0 | ||
上年度资产负债率 | 50%以下 | 5 | |
50%-60% | 3 | ||
60%-70% | 1 | ||
70%以上 | 0 | ||
特色化指标 | 由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结合本地产业状况和中小企业发展实际自主设定 1-3个指标进行评价 | 满分为15分 | |
创新能力指标 | 知识产权数量 | Ⅰ类高价值知识产权1项以上 | 10 |
自主研发的Ⅰ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 8 | ||
Ⅰ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 6 | ||
Ⅱ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 2 | ||
无 | 0 | ||
上年度研发费用投入情况 | 研发费用总额500万元以上或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在10%以上 | 10 | |
研发费用总额400-500万元或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在8%-10% | 8 | ||
研发费用总额300-400万元或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在6%-8% | 6 | ||
研发费用总额 200-300万元或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在4%-6% | 4 | ||
研发费用总额100-200万元或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在3%-4% | 2 | ||
不属于以上情况 | 0 | ||
研发人员占比 | 20%以上 | 5 | |
10%-20% | 3 | ||
5%-10% | 1 | ||
5%以下 | 0 | ||
研发机构等级 | 国家级 | 10 | |
省级 | 8 | ||
市级 | 4 | ||
市级以下 | 2 | ||
未建立研发机构 | 0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在产业链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这有点类似于隐形冠军——它们大都是中间制造商,瞄准“缝隙市场”,在细分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甚至一定意义上具备了垄断话语权。“专精特新”在很大程度上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利器。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灵魂是创新。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惟其如此,才能连接“断点”、疏通“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最大限度解决“卡脖子”难题。
3.专精特新“小巨人”
从产业演变角度来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推动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变优的关键交汇点。
从产业发展质量来看,“小巨人”企业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重要动力。目前,国内已有492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公司属于政策支持的重点创新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突出,业务增长势头良好,有利于促进“卡脖子”环节的突破,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4.制造业单项冠军
制造业单项冠军,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是制造企业的第一方阵,也是“中国制造”的排头兵。 总体而言,我国单项冠军的产业高精尖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这有别于传统的制造业。从主要城市单项冠军们的专注领域来看,地区孕育单项冠军企业基本上是基于两大条件:要么是经济发达,技术、人才、资本等特别雄厚,要么就是城市本身就具有某种类型的产业基础。基础薄弱城市寄希望于培育高精尖产业而带动本地经济,需要长时间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