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特色小镇首页 > 所有案例 > 特色小镇经典案例

浙江省嵊州市越剧小镇

2017年11月11日    来源:中研普华

小镇概况:

越剧小镇沿剡溪之畔、唐诗之路而建,以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为文化核心,致力于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生态人居于一体的中国越剧特色名镇。越剧小镇规划范围北至丽湖村,南以苍岩村、施家岙村、下岙村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68平方千米,包括四个自然村(丽湖村、施家岙村、下岙村、石宕村)。



现状分析:

1.现状用地主要由农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等构成,用地性质较为单一,除少量园林生产绿地、闲置地及水域外,其它为已建或在建的建设用地,主要包括村庄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等。其中村庄用地以村落为单位分散布局,村内缺少系统的公共服务设施及绿地系统;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包括行政办公、卫生室、文物古迹,以及丽湖村的文化活动中心等;现状有13家工业企业,已经形成一定程度规模,以纺织加工为主,主要集中在丽湖片区,大部分企业生产环境及效益不甚理想。

2.现状交通优势明显。位于长三角3小时交通圈,现状北部和东部分别有甬金高速、上三高速通过,甘霖出口和嵊州南出口可达性高,东北部有嵊州客运,东南部有在建的嵊新高铁站,有27路公交车线路联通嵊州市区。规划范围西侧有县道蛟澄线经过,连接甘霖镇,问越路自东向西穿越规划范围,除最北边已有部分施工完成外,其余部分的现状路面质量不高,问越路向北连接嵊州市区,向南连接新昌,是规划范围内的重要道路。

3.现状周边的公共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医疗设施除了7千米之外的大型甲级医院嵊州人民医院,2千米左右范围内还分布有新市卫生院、江夏社区卫生院、蛟镇社区卫生站等中小医院,最近的是位于苍岩村内的甘霖镇苍岩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教育设施有嵊州爱德华外国语学校、鹿山街道新市中学、丁新小学,最近的是苍岩中心幼儿园,位于苍岩村澄潭江南岸,紧邻甘霖镇苍岩小学;有临时农贸市场一处,位于苍岩村;临时停车场一处,位于下岙村。

4.旅游资源丰富。有嵊州剡溪漂流景区,沿江两岸,青山耸立,林木葱茏,田园风光,鸡犬相闻,瓜果飘香,漂流戏水,碧水萦回,清澈见底,古石宕内,冬暖夏凉,深不可测,进入景区,犹如走进了“烟云入洞迷”的世外桃源;同时还有施氏宗祠、古戏台、早期女子越剧博物馆等知名文物古迹。



规划目标:

以越剧文化为核心,休闲旅游为主导,农业产业为辅助,居住生活为基础,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建设,逐步将其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生态良好的中国戏剧第一镇。经过越剧小镇的创建,实现弘扬戏曲文化、发展相关产业、提升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的预期。


规划理念:

越剧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坚持“越剧为魂、农业为根、旅游为基”,立足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以“文旅融合”、“众创空间”的模式,把越剧小镇打造成戏迷朝圣、名家寻根、文艺创作、创客追梦、尊客向往的“中国越剧旅游目的地”。


人口规模:

由游客、新迁入居民、服务人口、原住民、访客这5大类,其中服务人口又分为商业伙伴和员工,根据越剧小镇发展需要,分南北两个片区对人口规模进行测算。南片区人口由游客、新迁入居民、服务人员、原住民以及访客组成,约计常住人口6800人,每日人口总量在10630-37630人之间;北片区人口由新迁入居民、服务人口、访客组成,约计常住人口5861人,每日人口总量约6447人。合计得到,越剧小镇常住人口约12661人,约4220户,每日人口量在17077-44077人之间,规划按照常住人口12661人进行相关设施的配套布局。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轴多组团的规划结构。一心,指游客服务中心和小镇客厅,是越剧小镇的核心,提供旅游接待、游客咨询、零售商业、住宿餐饮以及观光车换乘、展示、会议、交流、办公等功能;一轴指沿澄潭江滨水景观游览轴,借用防洪堤的堤顶及溪滩用地,自西向东游览沿江风景;多组团分别有田园花海、梅香园、越音休闲、肆情酒吧街、田园宜居、村落风情、农庄体验、生态广场、创意产业园。



用地布局:

1.规划居住用地分为新开发用地和农居用地两类。新开发用地主要包括一类居住用地和商住用地。一类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农庄体验区,约13.5万平方米,商住用地主要集中在生态广场、田园宜居、村落风情、越音休闲等组团,约占96.2万平方米,服务设施用地有2处,分别为位于问越路南侧的12班幼儿园和位于丽湖村附近的6班幼儿园;农居用地主要为施家岙村、石宕村和下岙村的商业街、民宿等,丽湖村考虑整体搬迁。

2.规划独立占地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约2000平方米。规划范围内的各类配套设施主要依靠商住用地配套解决,一般不进行独立占地;文物古迹用地主要结合现状的省市级文保和传统风貌建筑,根据相关的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法规和规范,结合公园广场、商业休闲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

3.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约42000平方米。其中娱乐用地指3处剧场用地,加油加气站位于西侧入镇门户附近。越剧小镇内的其他商业服务配套,如零售、餐饮、住宿、超市购物等新建设施,都集合商住用地配置,不进行独立占地,村庄内则结合施家岙规划商业街进行布置。

4.规划创意产业用地25000平方米,主要发展戏曲旅游产品开发、越剧名家工作室、健康养生产品设计,以及相关创作设计、咨询服务等创意创新产业。


道路交通:

1.规划路网形成“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结构,其中,主干道形成“一横一纵”结构,一横为问越路,一纵为蛟澄线;次干道成网成环,分别是纬二路、纬五路、经四路、纬三路、经六路、经二路、经三路、纬四路、经七路、经八路;支路主要是各个组团及施家岙村、下岙村、石宕村等内部路网,增强交通可达性。

2.共规划13处公共停车设施,其中地面公共停车场12处,地下公共停车场1处。地下公共停车场结合花海公园设置,其他12处地面公共停车场约占地53408平方米,机动车停车位每个占地25-35平方米,共提供小型停车泊位约1778个。

3.规划新增公交线路1条,参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设置公交首末站1处,位于问越路至苍岩村南北路段、西侧。规划设置公交站点共12个,主要布置在问越路和纬二路上,同路段站点站距间隔500米左右,为港湾式公交站点。其中问越路上的公交站点单侧布置,布置在问越路南侧,北侧因靠近水渠,未能设成港湾式公交站点。

4.在越剧小镇的东西两个入镇门户,设置交通管控点,节日等交通流量大的时段,对问越路小镇内部段进行管控,限制货运车辆进入问越路,引导货运车辆走蛟澄线或者纬二路(即丽湖村北侧道路);非入镇货车实行全时段限行。


公共交通规划图


公共服务设施:

结合老年公寓等地产项目设置老年活动中心一处,要求集中设置,建筑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不小于150平方米。老年服务站和托老所合并老年活动中心建设,要求老年活动中心用房位于1楼,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交通方便;规划两处幼儿园用地,1处位于问越路南侧,安置宅基地西侧,设置12个班;第2处位于北部丽湖片区,设置6个班;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1处,结合老年活动中心设置,建筑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合并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护理院1处,结合实际建筑面积设置护理床位;设置残疾人托养所1处,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设置社区服务中心1处,结合越剧小镇公共服务中心合并建设;设置加油站1处,位于丽湖片区北侧,经五路与纬二路交叉口附近;设置二级普通消防站1处,位于纬二路和纬三路交叉口附近;设置治安联防站1处,与社区服务中心合并建设。


配套设施规划用地


景观绿化:

1.在问越路和下岙村交接处,规划田园花海公园,占地约55800平方米,是越剧小镇的门户节点,打造融特色农业、景观游览以及创意休闲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公园。

2.规划块状节点公园15处,约占地124000平方米,较大的几处分别位于下岙村北入口的节点公园、下岙村内部滨水公园、大农庄南侧的山地公园和湿地公园、蛟澄线和问越路交叉口的小镇西侧门户公园,以及梅香园组团剧场西侧的公园,这几处大型公园以特色农业、景观种植、越剧艺术表现、湿地景观、山地风情等为主题,特色突出,其他几处小型节点公园结合周边居住环境,以健身公园、小游园为主,满足居民、游客日常休闲需求。

3.带状公园位于澄潭江北侧,沿创意产业用地至丽湖村,总长度约1000多米,最宽处45米,最窄约2米,打造滨水休闲空间。


景观绿地规划图


村庄整治-下岙村:

1.用地布局:规划一条机动车环线,沿问越路设南北两个出入口;在北入口处,规划一处绿地公园,采用牌坊、小品、园艺等手法体现下岙村的特色;沿向村落内部深入的机动车道南侧,规划一处地面公共停车场,提供约340个停车泊位;结合停车场建设公共厕所一处,按照AAA级标准进行设计建造;保留现状的防洪水渠,结合现状的水渠和水塘,设计两处绿地小公园,以休闲健身、村落文化展示等为主,提升村民的居住品质;沿东北方向,划定一处拆迁安置宅基地,承担几个整治村落的拆迁安置任务。

2.业态结构:下岙村依托越剧小镇的客流量,承担溢出的部分游客的餐饮、住宿等服务。农家乐、民宿等设施的建设结合现状的民居进行改造设计,下岙村的整体业态以配合越剧小镇提供服务为主。


村庄整治-施家岙村与石宕村:

1.用地布局:规划一条机动车环线,沿问越路设2个出入口;规划商业步行街1处,最东部保留现状步行入口,结合地形打造节点景观,展现施家岙的越剧文化特色、石雕文化艺术;规划3处公共停车场,分布提供停车泊位36个、20个、100个,结合最西侧停车场建设公共厕所一处,按照AAA级标准进行设计建造。

2.业态结构:以餐饮、住宿、特产及旅游产品购物、综合超市等为主,结合商业街规划设计,一方面展示施家岙村女子越剧发源地的文化特色、石雕工艺的文化传承,另一方面满足游客的休闲购物需求,同时也为村民的日常生活服务。


村庄整治规划图


功能板块:

作为小镇整体建设的核心,小镇将以五个板块组成整体的艺术架构。

一曰剧场。规划设计晚宴剧场、经典剧场和音乐剧主题剧场。晚宴剧场是近千人规模的圆形餐厅,观众环绕而坐,舞台位于中间,以还原水乡社戏草台民俗为原则,提升娱乐休闲的本土化风格;经典剧场则专注于以元杂剧和明清传奇为主的中国戏目和莎士比亚作品为主的外国剧目,形成专题性的戏剧体验场所。

二曰工坊。风情各异的近十个小型戏剧工坊主旨是尽可能地呈现实验戏剧的可能性,邀请国内、国际戏剧,音乐、舞蹈、民间艺术等老师,来小镇免费实验、教学、研究、演出。另外,小镇专设一座剧场,接待国内外濒危剧种,作到对传统文化、优秀艺术的实质性传承与扶持,改善当下稀缺剧种的生存状态。

三曰艺术大学。越剧小镇计划对标国际标准打造高端女子艺术学校,以原有的嵊州越剧艺术学校为基础,改变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规格,强化师资能力,兴办高端艺术培育。除越剧表演做为主科教育之外,还将囊括其他艺术学科,为学员提供更为成熟的培养体系和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小镇将不断邀请艺术大师来此免费休闲创作,并在学校进行专题授课教育。

四曰工匠艺术村。依托嵊州丰富的民间工艺品类,小镇还将打造一处工匠艺术聚落。落户知名的艺术大师,给他们提供广阔的艺术空间和条件,发展小镇的未来,扎实小镇的艺术基础。

五曰影视娱乐。小镇将引进和创立国内先进影视娱乐基地,活跃青少年对影视科技、艺术的参与,并建立戏曲博物馆和戏剧数据库,让游客亲身体验艺术主题的同时,感受越剧历史的优秀文脉,并在影视娱乐活动中获得自己的艺术作品录影,以供珍藏。



中研普华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组织机构
发展历程
购买帮助
征订方法
付款帐号
常见问题
客户服务
尊贵客户
服务承诺
产品配送
公司实力
实力鉴证
媒体报道
招股书引用
中研普华
大品牌 买放心7天×24小时
400-856-5388

深圳运营中心:深圳市中研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CBD金田路大百汇广场19层 乘车路线

邮编:51803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56-5388 400-086-5388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425716 25425726 25425736 25425706 25425756 25425776 25420896  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420806 25426596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
0755-23895276 23895976  兼并重组研究:0755-23895466 23895846  IPO上市咨询专线:0755-25427856 25428586 25429596  VC/PE咨询专线:0755-83753016 83750656  产业园区咨询:0755-83795586 83791606

媒体合作:0755-83770576 广告合作:0755-83770986 网站合作:0755-83753026 邮箱:report@chinairn.com

传真:0755-25429588 25428099  MSN:chinairn@chinairn.com cjh@chinairn.com

咨询QQ:183256956 2786788810 2981672628 电视采访 实力鉴证 尊贵客户 了解中研普华实力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中研普华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8008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