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經濟行業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增長的重要引擎。數字經濟是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量,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治理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態。數字經濟具體包括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和數據價值化四個部分。
發展現狀
日前,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擴量、增效、提質、挖潛能力進一步提升,數字經濟進入新一輪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擴大,由2012年的11.2萬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53.9萬億元,11年間規模擴張了3.8倍。其中,數字經濟規模由10萬億元增長至30萬億元用了約6年時間,由30萬億元增長至50萬億元,僅用了約4年時間。預計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將增至63.8萬億元。
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凸顯,2023年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42.8%,較上年提升1.3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66.45%,有效支撐了經濟穩增長。
數字經濟內部結構也在不斷優化,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的比重由2012年的約3:7發展為2023年的約2:8。其中,數字產業化規模為10.09萬億元,產業數字化規模為43.84萬億元,分別占數字經濟的18.7%和81.3%。
報告指出,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不僅能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暢通經濟循環,還能夠增強經濟韌性,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性動能引擎,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賽道,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區域分布
北上廣、東部地區等發達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居前。根據相關數據,北京市、珠三角、長三角是數字經濟TOP500企業分布的重點地區。
2023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上海、福建、北京、湖北、四川、河南、河北、湖南、安徽、重慶、江西、遼寧、陜西、廣西等18個省份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從占比看,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浙江、廣東等省份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已超過50%,接近或達到美歐等發達國家水平。
1、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數字生態將進一步融合,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2、圍繞數據資產化,逐漸形成與其相關的技術體系、服務體系和監管體系,數據資源進入企業財務報表規模有望達到百億量級。
3、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融合型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加速發展,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
4、數字化與綠色化將進一步深度融合,通過建立碳數據體系等措施,企業將通過數字化實現更高水平的綠色化。
5、跨境數據貿易作為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有重要突破,相關的技術、法規體系初步建立。
6、全球數字合作與治理的新平臺不斷涌現,中國將在全球數字治理秩序建立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重點企業:中國數字經濟行業涌現出了一批重點企業,這些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生態共建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騰訊、阿里、華為等企業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具有領先地位。
中興通訊、大華股份等企業在通信設備和智能安防領域具有競爭優勢;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數字支付企業則通過技術創新改變了人們的支付方式。中國數字經濟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未來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想要了解更多數字經濟產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數字經濟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本報告對國內外數字經濟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透徹地分析,對我國行業市場情況、技術現狀、供需形勢作了詳盡研究,重點分析了國內外重點企業、行業發展趨勢以及行業投資情況,報告還對數字經濟下游行業的發展進行了探討,是數字經濟及相關企業、投資部門、研究機構準確了解目前中國市場發展動態,把握數字經濟行業發展方向,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重要參考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