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藥物相比于其他領域藥物,通常單價較低、市場受政策影響相對較小,因此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皮膚病藥物市場將持續放量。
外用藥物是皮膚病治療的主要手段,同機制藥品間療效差異并不顯著,而影響療效的關鍵因素在于不同部位的不同疾病或者相同部位的不同疾病采取更優的制劑技術與差異化劑型和給藥途徑,由此帶來的患者體驗感差異會影響治療依從性與治療結局。故多年來外用制劑全球研發熱點更集中于對相對成熟的皮膚病藥物的復方藥物開發(提高療效,降低副作用等)、透皮釋藥研究、劑型改良、藥物濃度調整等各項改進,從而提高皮膚病患者藥物治療效果,降低其副作用。
為確保皮膚科用藥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皮膚科用藥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皮膚科用藥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皮膚覆蓋整個體表,為人體最大的器官,同時也是機體接觸外界的第一道生理屏障,當這個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壞時,就可能發生感染。皮膚具備近乎完的生理保護功能:如屏障作用、感覺作用、調節體溫、吸收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等,在維護機體健康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常皮膚每平方厘米約有6-8萬個細菌。細菌與皮膚病關系十分密切,可以引起感染性病變(如毛囊炎、膿皰瘡、癤及丹毒等),亦可于治療后創面繼發感染而影響傷口愈合,感染后的皮損可能出現疼痛、瘙癢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皮膚病中,皮膚感染與過敏性皮炎占大部分,此外也包括伴有退行性變化的老人性皮膚病和皮膚癌等,另外需注意因藥物治療疾病而引起副作用的各種皮膚障礙。據估計,中國人皮膚疾病患病率高達40%-70%,所致健康壽命損失在所有疾病中位列第四。從嬰幼兒到老齡人口,濕疹、痤瘡、蕁麻疹、銀屑病、皮膚腫瘤等皮膚疾病對全生命周期造成不同程度的疾病負擔。我國人口多,皮膚病患者也多。皮膚病是嚴重影響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如麻風、疥瘡、真菌病、皮膚細菌感染等。
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是一類臨床尤為常見的由真菌感染引發的皮膚病。根據真菌侵犯人體部位不同,分為足癬、手癬、體癬、股癬、甲癬和頭癬等。2022版《中國手癬與足癬診療指南》提到,足癬有較高的復發率,約 84%的患者平均每年發作 2 次以上。足癬對患者的健康、工作、社交及日常生活有明顯的影響。足癬繼發丹毒、蜂窩織炎等感染的比例高達 40%。
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通常采取局部外涂藥物作為主要治療手段。在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的治療過程中,常出現遷延不愈、復發轉移的情況,因此臨床上認為日常預防也同樣重要。由于真菌生存和快速增殖對環境的依賴性較高,因此預防真菌感染,控制真菌病復發的關鍵在于保持環境清潔,消除真菌生長環境。例如,治療足癬和預防足癬復發的關鍵在于保持足癬患處和腳部環境(鞋襪等)的潔凈,避免真菌大規模繁殖。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由于激素冷霜制劑的廣泛應用,造成一些不良反應,如過度的使用激素外用制劑,往往可以造成局部皮膚萎縮、多毛、毛細管擴張,以及色素沉著,而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長期、大面積地使用激素外用制劑會造成皮質類固醇激素吸收而引起的柯興氏綜合征(如肥胖、滿月臉、血壓增高、糖尿等)。
皮膚科用藥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皮膚病在我國是一種常見病,患病率高達40%-70%,發病率較高,且有些皮膚病不易根治,治愈后易反復。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所處的生活環境也在不斷改變,大氣污染日益嚴重,以及年輕人養成晚睡甚至通宵、高油高脂飲食的習慣,導致皮膚病發病率不斷提高。
皮膚病種類非常多,高達上千種,常見的皮膚病種類都有數百種。而且由于皮膚病本身的特征之一就是病情容易反復,使得治療的時長容易拖延。皮膚病藥物的需求量也將大大增加。
隨著制藥企業對于皮膚病用藥的研發投入加大,我國皮膚病用藥種類在不斷增加。根據新三板智庫數據顯示,在藥品分類構成上,皮膚病用藥主要是化學制劑藥,每年市場份額保持在69%左右,其次是中成藥,約占29%左右,生物藥最少。
據調查,人們對于皮膚病的治療更偏向于自我診療以及用藥。在面對皮膚問題的時候,64%的人首選自行用藥或者忍受,只有35.7%的人會選擇去醫院看皮膚科。該皮膚病患們的治療習慣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了皮膚藥的產品銷售結構上。
想要了解更多皮膚科用藥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皮膚科用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