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匹搬運機器人能夠快速、準確地抓取和搬運布匹,從而顯著提高生產效率。與傳統的人工搬運相比,布匹搬運機器人具有更高的速度和一致性,能夠有效減少生產時間和成本。布匹搬運機器人的高精度控制能力可以確保在搬運過程中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從而避免布匹損壞或位置偏移等問題,這有助于保證生產質量,提高產品合格率。
布匹搬運機器人通常具備智能搬運、精準定位、自動避障等功能,能夠在復雜的工作環境中安全高效地執行搬運任務,布匹搬運機器人的引入可以減少人工搬運過程中產生的噪音、灰塵等污染物,從而改善工作環境的質量。機器人抓手可以在高溫、高壓、有毒等惡劣環境下代替人類進行操作,從而保障人員安全。此外,機器人抓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也可以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風險。
圖表:2024-2029年布匹搬運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特種機器人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布匹搬運機器人能夠顯著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并改善工作環境,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質量問題。因此隨著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布匹搬運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預計2029年布匹搬運機器人中國市場規模規模達到4.74億元,同比增長12.06%。
1、技術創新與研發投入的不足
盡管中國的紡織行業在自動化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科研投入強度不夠,重大原始創新偏少;研發應用產業鏈協同效率低,成果轉化產業化進程慢。
紡織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從2012年的0.46%提升到2022年的1.02%。2022年紡織行業規上企業R&D經費535.1億元,增長3.82%,在29個制造業中位居第13位;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達102家,占總數的5.6%,研發投入增長比較緩慢,限制技術創新的進程。企業往往更注重短期利益,而在長期研發和技術創新上的投入相對不足,這影響了行業整體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紡織行業“十四五”科技發展指導意見》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我國紡織規模以上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要達到1.3%。
當前,中國紡織工業產業規模已然成為世界第一,雖然技術創新的能力在不斷的增強,但是顛覆性、原創性成果還是偏少。紡織行業科技創新的研發投入強度低于制造業的平均水平,其中特別是針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強度,而且這種趨勢還在延續。要重視紡織科技的投入創新,特別是國家級基礎紡織類科技平臺的建設,重視紡織類的基礎項目,重大科技基礎項目的立項,引導大型企業向基礎研究傾斜。
2、人才短缺與培訓體系的滯后
當前,紡織行業面臨高級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科技領軍人才少,人才激勵機制不足;創新體制機制不夠完善,創新效率亟待提高等問題,同時紡織教育與實際生產需求之間存在脫節,導致人才培養體系無法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
棉紡織行業更加注重人才培養與員工隊伍穩定,舉辦棉紡織行業“金藍領網絡大學堂”“中國棉紡織行業技能人才提升工程”線上培訓提升職工技能水平,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的人才支撐。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將引導企業完善人才引進、培養、獎勵等管理制度,強化復合型、創新型、實用型人才隊伍與產業工人隊伍的培養,保障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要將技能人才培育和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一方面,協會、院校與企業聯手,改革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暢通產業工人發展通道,創新“訂單式”人才培養方式;另一方面,需營造精益求精的工業文化,建設因地制宜的企業文化,講好棉紡織故事,用較好的經濟待遇、溫暖的人文關懷和人性化管理穩定產業工人隊伍。
3、行業標準與政策支持的不完善
目前,行業標準化程度不高,政府主導制定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的邊界不明晰,部分團體標準同質化;缺乏統一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標準,這給企業實施自動化改造帶來了難度。同時,政策支持方面也有待加強,包括資金支持、稅收優惠、技術研發資助等,以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自動化改造的投入。
加強紡織標準化技術機構建設,優化標準化技術組織體系。加大現行標準整合力度,加強基礎通用和產業共性技術標準的制修訂,鼓勵新型紡織纖維材料、功能性紡織品、智能紡織品、高技術產業用紡織品、消費體驗、傳統文化元素以及低碳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的標準制定,推動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加強標準國際化支持力度,推動我國標準走出去,為國際標準建設貢獻“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