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長迅速,在世界各地分布廣泛,而且竹子也有特別好的機械性能、碳封存能力。
2022年中國竹藤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8.97億美元。竹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7.54億美元,其中,竹產品出口貿易總額為27.48億美元,進口貿易總額為0.06億美元。竹制餐具和竹編制品是中國竹產品進出口最主要的產品,其次為竹制日用品、筍竹食品、竹制家具和竹板方材。
在環保潮流日益盛行的當下,“以竹代塑”正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從汽車內飾到家居用品,從服裝到體育器材乃至工業領域,竹子都展現出替代塑料的巨大潛力,國際、國內正在形成一場“以竹代塑”的產業大潮。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竹纖維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我國竹林面積達701萬公頃,有竹類植物39屬857種,占世界竹子種類1642種的52%。截至2022年,我國竹產業從業人員總數達1742萬人,而且產業鏈條全。
竹產業上游包括竹子及其提取物,中游包括竹建材、竹食品、竹餐具等各類竹制品,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包括但不限于造紙、旅游、家居等領域。
竹纖維,是從自然生長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纖維素纖維。竹原纖維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瞬間吸水性、較強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線功能。
中國豐富而優質的竹資源,為竹纖維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竹纖維具有吸濕性好、透氣性強、柔軟手感好等特點,與棉花和其它纖維混紡具有優良的性能。除了應用于紡織領域外,竹纖維通過進一步加工組合形成的各類復合材料可以被廣泛應用于交通、建筑、家具等領域。因此,隨著市場推廣的加強及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竹纖維的需求量將繼續保持高速的增長。
竹制品使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竹林的固碳能力是杉木的1.46倍、熱帶雨林的1.33倍。全國竹林每年可實現減碳1.97億噸、固碳1.05億噸,如果全球每年使用6億噸竹子替代PVC產品,預計將減少4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竹纖維應用屬于紡織行業和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產業,需要從原料、工藝、成品檢驗等多個環節做好質量把控。竹纖維分為竹原纖維和竹漿纖維(包括竹Lyocell纖維、竹粘膠纖維),產業發展起步較晚,總體規模較小。我國河北、浙江、上海、四川等地竹纖維生產企業相繼開發出各類新型竹纖維及其混紡系列面料及服裝制品,產品除內銷外,出口日韓等地區。
數據顯示,我國竹制餐具中,一次性竹制品占比最大,達36%;其次為筷子,占比為28%;竹制砧板占比為11%。事實上,發展竹子產業還面臨一些突出問題:裝備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低,尤其在竹材的采伐和竹筍的采收方面,產業競爭力弱;設計和工藝缺乏高科技,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創新能力不強;由于人口老齡化嚴重,竹林經營正面臨勞動力不足等問題。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現存與“竹產業”相關企業36.8萬余家,其中2023年新增注冊企業13.6萬余家,與2022年同比增加55.5%。
當前,以“竹漿造紙、竹食品、竹家居及竹工藝品、竹基材料為重點”的四川特色竹精深加工產業體系已基本形成。其中,竹漿造紙是四川的優勢門類,截至目前,四川適合制漿造紙的竹林面積約1200萬畝,竹漿產能占全國70%。
不少市州成果初顯。近年來,全國十大竹資源富集區宜賓市積極推動新型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2023年9月,宜賓市共有竹類加工企業408家,竹原料就地加工轉化率超過75%,2022年宜賓竹產業綜合產值達353.5億元。
隨著國內持續推動“以竹代塑”發展,我國整體竹纖維市場需求穩步走高,疊加出口增長,帶動整體竹纖維產量提升,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竹纖維產量為8.91萬噸,較2021年增長0.41萬噸,2022年我國竹纖維需求量為7.49萬噸,較2021年增長0.54萬噸,主要需求仍集中在家紡和服裝領域,但整體混凝土和復合材料等其他領域需求占比持續走高。
我國竹纖維行業市場集中度不高,行業競爭大多處于低端產品的競爭,高端產品的競爭較為空白,主要有生產企業有上海紡織、唐山三友和吉林化纖德等企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2023年11月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其中”以竹代塑“主要產品名錄,提出要在重點場景進行替代,在日用領域竹材替代購物袋、餐具等,充分減少購物、外賣場景中的塑料使用,也為竹制品等發展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和空間。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竹纖維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