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關注和重視,健康產業也極具投資潛力,如今它已成為我國經濟產業中一大“朝陽產業” 。2021年中國健康產業規模初步達到10萬億元左右,其中與藥有關的市場規模約為2.5萬億元,醫療器械和診斷市場規模約為1萬億元,醫療服務、數字醫療以及泛健康市場規模約為5.5~6.5萬億元。
健康產業是輻射面廣、吸納就業人數多、拉動消費作用大的復合型產業,具有拉動內需增長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健康企業近1.9萬家,和2022年相比增加了38.5%,連續三年增長30%以上。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健康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我國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側面推動健康與消費產業發展。2022年末總人口14.1175億人,65歲以上人口2.0978億人,占比達到14.86%,是聯合國判定老齡化社會標準7%的兩倍。老年人口占比的增加對于健康保健食品產生推動作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定義已從器質性疾病延展至身心及生活各方面,其場景也已突破單一的醫院醫療延伸至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場景中,發展健康產業已成為國際共識。
圖表:2015--2022年全國衛生總費用
2022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初步推算為84,846.7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為23,916.4億元,占比28.2%;社會衛生支出為38,015.8億元,占比44.8%;個人衛生支出為22,914.5億元,占比27.0%。社會衛生支出占比較2021年小幅度縮減,個人衛生支出比例縮減,個人醫療衛生負擔減輕。
健康產業雖然近幾年受到熱捧,各方資本也在蜂擁而入,但整體上,我國健康產業的發展還在初級階段,醫療保障制度仍存在短板,一些行業的痛點亟需攻破,健康產業也尚未形成好的盈利模式。
從規模上看,我國目前的健康產業規模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22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占GDP的6.82%,而日本的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0%,美國的健康產業支出占比更超過18%。目前在美國醫療健康產業中,家庭及社區健康管理服務比例占50%左右,而在我國醫療健康產業中,家庭及社區健康管理服務比例只占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健康管理服務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從國家層面分析,國家越來越重視健康產業。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進一步發展健康中國事業,將全民健康與人民身體健康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作為下階段的重要目標,將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
國務院《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明確提出到 2025年,慢性病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爭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降低20%。《規劃》同時提出以慢性病的三級預防為主線,強調防治結合、全程管理,針對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三類目標人群提出了針對性的策略措施。
從全國各省區市近5年出臺的重要經濟發展政策可以看出,目前全國各省區市幾乎都將醫藥制造業、生物產業列為優勢產業或優先發展產業;而在全國399家國家級產業園區(169家國家級高新區和230家國家級經開區)中,200多家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占比超過一半,可見各地圍繞健康產業的競爭異常激烈。
近年來,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醫療和手術機器人、腦機接口等領域都在經歷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進階和迭代,把醫療健康從當前以診斷治療結果為主要目標帶入到健康監測、早期預防、亞健康干預、精準治療、術后科學恢復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新時代。
從各細分領域來看,2023年的投資熱點主要體現為醫藥與生物科技領域的細胞治療、專科類藥物、核酸藥物、抗體偶聯藥物、CXO產業、核藥、CNS藥物等賽道,醫療服務領域的養老、婦產兒、消費醫療、智慧醫療、多元化支付、獨立三方醫學中心、腦科學以及互聯網和數字醫療等賽道,醫療器械領域的生命科學上游、科研儀器、眼科、心衰及電生理、再生醫學、IVD領域整合、家用醫療等賽道。
老齡社會+科技進步+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圍繞醫保和集采”的新政策構成了中國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的底層邏輯。其中,未來最大的驅動力將來自老齡社會。
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健康+養老”將有可能成為中國最大的產業。根據預測,從2022年到2030年,中國將從每五人中有一位60歲以上的“老齡”人,過渡到每四人中就有一位;中國健康產業的整體規模將從10萬億元增長到接近20萬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9.5%至10%。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健康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