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海洋經濟和機器人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些政策措施為水下機器人行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機遇。例如,政府加大對水下機器人研發和創新的支持力度,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水下機器人,代替或輔助人類進行海底作業,通過運動控制系統和拍攝等感知系統,實現探測、預警、打撈、娛樂等功能。其中ROV是主流產品、應用最為廣泛,因此很多情況下也把水下機器人直接等同于ROV。
根據支持系統聯系方式不同,水下機器人可分為載人潛水器(HOV)、有纜水下機器人(ROV)和無纜水下機器人(AUV)。其中ROV為國內水下機器人市場主流產品,應用最為廣泛,根據移動方式不同,ROV可分為拖曳式、移動式、浮游式水下機器人。水下機器人是一種技術密集性高、系統性強的工程,涉及到的專業學科多達幾十種,主要包括仿真、智能控制、水下目標探測與識別、水下導航(定位)、通訊、能源系統等六大技術。
由于各行業的需求不同導致工業級水下機器人產品種類眾多,總體上看是在推進系統與拍攝系統的基礎之上加裝機械臂、聲、光、電等各類檢測、維修的專業設備,根據行業的不同,設備加裝的整合方案都會存在差異,技術實現要求高。現階段最直觀判斷性能要求的方式是看本體體積大小,本體越大,說明其性能越高,對技術的要求也會更高。
水下機器人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包括但不限于:海洋勘探:用于海底地形地貌測繪、資源勘探等。海底施工:如海底管道鋪設、檢測與維護,海上風電設施的安裝與檢修等。環境監測:用于水質監測、海洋污染監測等。災害救援:在地震、洪水等災害后執行水下搜索和救援任務。
水產養殖:監測魚群動態、進行自動投餌和捕撈等。大壩和船舶檢查:檢查水下設施的安全狀態。科學研究:輔助海洋科學研究,提供數據支持。水下娛樂:用于水下攝影、潛水觀光等娛樂活動。其中,海洋工程和水產養殖是占比最大的應用領域,顯示出這兩個領域對水下機器人的高度依賴和需求。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目前國內水下機器人行業企業并不多,國內市場極度分散。國內商業及消費級水下機器人行業水下機器人這一新型行業由于技術門檻高,各家定位都不盡相同,尚未有巨頭出現。天津深之藍、天津海之星和青島羅博飛海洋科技主要針對較大型的2B商業場景,而鰭源科技、海圖智能等主要針對2C的消費端。
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水下機器人ROV市場銷售額達到了0.91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5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8.5%(2024~2030)。中國水下機器人市場規模近年來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從2015年的12.52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1.63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進一步增至110.2億元,同比增長26.1%。預計未來幾年內,中國水下機器人市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全球水下機器人市場競爭激烈,國內外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加先進、高效的產品。主要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歐洲等在水下機器人行業占據主導地位,擁有眾多具有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的企業。這些企業憑借先進的技術研發團隊和研發設施,以及定制化服務能力,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重要份額。
遙控航行器(ROV)是目前最主要的細分產品,占據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同時,無纜水下機器人(AUV)因自主性和靈活性,在深海探索等領域潛力巨大。此外,還有水下滑翔機(Glider)等特殊類型的水下機器人,各自適用于不同的工作場景和任務需求。
為了滿足不同場景下的應用需求,水下機器人正朝著小型化和輕量化方向發展。這有助于降低機器人的能耗和成本,提高其在復雜環境中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未來,水下機器人將更注重與5G/6G通信技術、物聯網、先進材料等跨學科技術的融合創新。這些技術的融合將進一步提升水下機器人的性能和功能,拓展其應用領域。
綜上所述,水下機器人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向好,市場前景廣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水下機器人將在更多領域展現出其獨特的價值和優勢。同時,在政策支持、市場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該行業有望實現更加快速的發展并為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