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健康觀念的不斷升級,他們正從單一的疾病治療模式轉向更加注重保健預防的全方位健康管理方式。這一轉變顯著提升了醫藥保健產品和服務的市場需求。同時,在新技術和新動能的強勁驅動下,"互聯網+藥品流通"模式正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引擎,不斷重塑著藥品流通行業的生態布局,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購藥體驗。
互聯網藥房是指企業依法建立的,能夠實現與個人消費者在互聯網上進行醫藥商品交易的電子虛擬銷售市場。它屬于B2C交易模式,主要功能包括網上藥品零售和在線藥學服務。消費者可以24小時全天候享受購藥的方便。
互聯網藥房行業產業鏈分析
上游醫藥制造:互聯網藥房的上游主要是醫藥制造環節,包括生物藥品制造、化學藥品制造、中藥制品制造等。這些制造企業為互聯網藥房提供豐富的藥品供應,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中游醫藥電商:中游是醫藥電商環節,通過B2B、B2C、O2O等商業模式進行線上藥物售賣。這一環節連接了上游的藥企和下游的消費者,為藥品的流通提供了便利,同時也促進了醫藥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下游消費者:互聯網藥房的下游是終端患者或消費者。隨著互聯網購物的普及和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通過互聯網藥房購買藥品和保健品,享受便捷的購藥體驗。
近年來,隨著5G網絡、大數據和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的廣泛應用,居民的健康消費模式發生了顯著轉變。線上診療和購藥服務的需求迅速增長,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首選。與此同時,醫保控費、互聯網+醫療、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以及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等政策的實施,為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持續進步。
2022年12月1日,我國《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開始實施。該辦法在強化了在線藥品銷售監管的同時,也為企業進行線上藥品銷售提供了合法和合規性依據。與此同時,各大互聯網醫藥零售企業也順時而動,加大布局,再次對藥品零售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互聯網藥房作為一種新興的醫藥電子商務模式,具有便捷性、全天候服務、個性化推薦等特點,為用戶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購藥體驗。按終端平均零售價計算,2023年中國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含藥品和非藥品)銷售規模達9233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網上藥店(含藥品和非藥品)銷售額在2023年突破3000億元,占比達到了32.5%。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互聯網藥房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顯示:
截至2023年6月,我國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用戶規模已經顯著增長,達到3.64億人,與2022年12月相比增加了162萬人,占整體網民的33.8%。這一龐大的用戶基數為線上醫藥市場的持續增長提供了堅實的流量基礎。在醫藥B2C領域,以阿里健康、京東健康、拼多多等為代表的第三方平臺,憑借其強大的服務能力和市場影響力,成為了該領域的最大產出主體。
國家陸續發布《全面提升醫療質量行動計劃(2023—2025年)》《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等政策,對行業規模、行業布局、業態結構、藥品流通服務能力、現代物流建設能力、“互聯網+藥品”流通、業務數字化提出更高要求,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隨著監管的加強和市場的競爭加劇,互聯網藥房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機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互聯網藥房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