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各國在環保和能源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將更加頻繁。這將為余熱回收利用行業提供更多的國際合作機會,促進技術交流和市場拓展。
余熱回收利用是指將工業過程產生的余熱再次回收重新利用。主要技術包括熱交換技術、熱功轉換技術、余熱制冷制熱技術。余熱資源屬于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或可燃物料轉換后的產物,或是燃料燃燒過程中所發出的熱量在完成某一工藝過程后所剩下的熱量。按照溫度品位,工業余熱一般分為 600℃ 以上的高溫余熱,300 ~ 600℃ 的中溫余熱和 300℃ 以下的低溫余熱三種; 按照來源,工業余熱又可被分為: 煙氣余熱,冷卻介質余熱,廢汽廢水余熱,化學反應熱,高溫產品和爐渣余熱,以及可燃廢氣、廢料余熱。
雖然余熱資源來源廣泛、溫度范圍廣、存在形式多樣,但從余熱利用角度看,余熱資源一般具有以下共同點: 由于工藝生產過程中存在周期性、間斷性或生產波動,導致余熱量不穩定; 余熱介質性質惡劣,如煙氣中含塵量大或含有腐蝕性物質; 余熱利用裝置受場地、原生產等固有條件限制。因此工業余熱資源利用系統或設備運行環境相對惡劣,要求有寬且穩定的運行范圍,能適應多變的生產工藝要求,設備部件可靠性高,初期投入成本高,從經濟性出發,需要結合工藝生產進行系統整體的設計布置,綜合利用能量,以提高余熱利用系統設備的效率。
余熱回收利用技術早期主要應用于熱電廠、發電廠等大型能源企業。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余熱回收利用技術的應用領域已經拓展到了化工、鋼鐵、電子、紡織等多個行業。特別是在化工行業,余熱回收利用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成為了一種節能減排的重要技術手段。
當前,我國能源利用仍然存在著利用效率低、經濟效益差,生態環境壓力大的主要問題,節能減排、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作為能源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內容,是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根本途徑,處于優先發展的地位。實現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標主要依靠工業領域。處在工業化中后期階段的中國,工業是主要的耗能領域,也是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余熱回收利用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我國工業領域能源消耗量約占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70% ,主要工業產品單位能耗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出30% 左右。除了生產工藝相對落后、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因素外,工業余熱利用率低,能源( 能量)沒有得到充分綜合利用是造成能耗高的重要原因,我國能源利用率僅為33% 左右,比發達國家低約10% ,至少50% 的工業耗能以各種形式的余熱被直接廢棄。
因此從另一角度看,我國工業余熱資源豐富,廣泛存在于工業各行業生產過程中,余熱資源約占其燃料消耗總量的17% ~67% ,其中可回收率達60% ,余熱利用率提升空間大,節能潛力巨大,工業余熱回收利用又被認為是一種“新能源”,近年來成為推進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內容。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創新,余熱回收利用技術也在不斷提升和完善。新的技術和設備不斷涌現,提高了余熱回收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例如,一些先進的余熱回收系統可以實現更高的能源回收率和更低的能耗,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隨著全球工業生產的規模不斷擴大,產生的余熱資源也越來越豐富。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工業余熱排放量接近10億噸標準煤,其中約有70%以上的余熱未得到有效利用。這為余熱回收利用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近年來,我國余熱回收利用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并且未來幾年還將保持一定的增速。
未來,技術創新將是推動余熱回收利用行業發展的關鍵。新型高效的余熱回收技術、智能控制系統、新材料等的應用將提高余熱回收利用的效率和穩定性,降低運行成本,并擴大應用領域。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規范化和標準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和規范,將有助于提高行業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余熱回收利用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